人类大脑90%以上都是处于休眠状态。世界上谁最聪明?爱因斯坦,到目前为止爱因斯坦被认为是世界上聪明绝顶的人。爱因斯坦死了以后,科学家对他的大脑进行了解剖,发现他的大脑是目前世界使用最多的人。但也只使用了1/3,2/3仍处于休眠状态。 也有的专家认为,人类潜在智商都有,但现代人一般是49到的智商,一个人智商若在以上,便可被称为天才。可是离潜在的智商的1/10都不到。那么这就是说我们每个人一出生都有潜在的智商,但是由于科学与教育发展所限。使人类大脑潜能无法充分发挥出来。所以,一直到人死去之时,大脑90%的潜能仍然在睡觉。 人类大约有几百亿个脑细胞,每个脑细胞大约有几百条脑神经,每条神经上大约有几百个突触,每个突触有几百到几千个蛋白质,一个脑细胞的作用大约相当于一台大型计算机,一个突触的作用大约相当于计算机的一块芯片。可以很简单地推算出来,人的大脑相当于上千亿块或上万亿块芯片。 人类目前最大型的并行计算机,美国的白色战略加速计算机也不过块芯片,和人类的大脑比,相差大约一亿倍,也就是差8到9个数量级。 计算机的运算能力一般用一秒钟能做多少次加法运算来统计,目前最快的是中国的“天河二号”,以峰值计算速度每秒5.49亿亿次、持续计算速度每秒3.39亿亿次双精度浮点运算的优异性能位居榜首。 由于人脑是超级巨大的并行运算系统,所有突触以及每个突触上的所有蛋白质,都可以瞬间同时运动,蛋白质之间又只有几纳米距离,电流在这个距离上一秒可运行几千亿次,人脑运算速度的数量级就大得没法形容,大约1后面跟27个零到30个零。要知道,40亿次,才不过是4后面跟9个零而已,差了大约20个数量级。 所以,如果用计算机来模拟人类大脑的功能,以目前研究进展的速度而言,大约还要一百年才能实现。因为根据著名的“摩尔定律”,计算机的运算速度每18个月提高一倍,也就是每年大约提高0.67倍,要提高20个数量级就需要多年。 另外还有一个因素没有考虑,计算机就两种电路状态,开或关,而脑细胞、脑神经、突触、蛋白质以及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都有很多种,运动起来远比电路复杂得多了。所以人类搞清人脑功能的时间还要推后。 人的大脑是人体中最微妙的智能器官。它重约1.3千克,体积只有1.4立方分米,大约由多亿个神经细胞所组成。每个神经细胞的周围,有0~00个突触伸展出去,和相邻的神经细胞的突触相交联。这些突触像电路一样,都具有一个能通过或停止“电子流动”的“闸门”,因此,大脑能够储存10万亿位的信息量。这样的存贮能力可与1万台计算机的存贮容量相媲美。 人脑的思维形式有两种:一种是形式化思维,是人脑演绎能力的表现,具有逻辑的循序的特点:一种是模糊性的思维,是人脑归纳能力的表现,可同时进行综合的整体的思考。尽管在人的一生中,每小时约有0个神经细胞发生障碍,一年内有近万个神经丧失功能,然而,即使如此,大脑仍能正常地工作,其主要原因,就是大脑有足够的“后备力量”。一些神经细胞发生故障,另一些“备用”的神经细胞马上顶替上来。 科学家从人脑的功能原理上,受到了启发,研制成功了电子计算机。电子计算机是20世纪最重大的发明之一。它具有非凡的计算能力,现代最快的计算机在1秒钟内,能完成上亿次运算,这样的计算速度和计算过程的可靠性,是人工计算望尘莫及的。计算机还能模仿人的某些感觉和思维功能,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判断和推理,代替人的部分脑力劳动。正因为这样,计算机受到了人们的高度重视,被称之为“电脑”,而且在各个领域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现代计算机总是按照人规定的程序进行工作的。在这些程序中,人要为计算机预见到一切可能发生的情况,并安排好计算机该如何作出反应。一旦出现了意料之外情况,计算机也会晕头转向,束手无策。 英国《独立报》14日报道说,研究人员首次计算出了人脑的记忆容量,发现人脑在这方面的能力超过所有的电脑。那些预言电脑的能力将超过人脑的人已经能够被证明是绝对错误的。 报道说,在《大脑与思维》杂志发表了上述计算结果的科学家们说,尽管最大的电脑的记忆容量是1,,,,个字节(10的12次,即方),人脑的记忆容量的字节数则大到10后面跟个零。研究人员说,记忆是自然智慧的基础,而人脑的记忆容量至今还是个谜,因为没人能建立合适的计算模型将其测算出来。人脑中神经元的数量是已知的,大约为0亿个,许多分析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电脑不久将超过人脑的观点。但是研究人员并不局限于这个角度,他们运用一系列运算法则,计算出了人脑的记忆总量,其中包括不同神经网络的庞大数量,这项发现可能会改变电脑设计的思路。今后的电脑可能不是增加字节,而是模仿人脑,特别是更加注重神经网络。人脑细胞有——亿条,被开发利用的仅占1/10。人脑子里储存的各种信息,可相当于美国国会图书馆的50倍,即5亿本书的知识。 人的大脑有多亿个神经细胞,每天能记录生活中大约万条信息。据估计,人的一生能凭记忆储存万亿条信息。 如能把大脑的活动转换成电能,相当于一只20瓦灯泡的功率。 根据神经学家的部分测量,人脑的神经细胞回路比今天全世界的电话网络还要复杂0多倍。 每一秒钟,人的大脑中进行着10万种不同的化学反应。 人体5种感觉器官不断接受的信息中,仅有1%的信息经过大脑处理,其余99%均被筛去。 大脑神经细胞间最快的神经冲动传导速度为多公里/小时。 “10%”的荒诞说法不可信有多个理由。首先是大脑成像探索技术,如X光扫描、磁共振等等,都已清楚地显示,大脑的大部分区域不是处于潜伏状态的。虽然一些比较简单的活动可能一次只需要使用大脑极小部分,但是那些非常复杂的活动或思考模式却需要使用大脑的很大一部分。就像人们运动时不会一次性使用所有的肌肉组织一样,大脑也不会一次性调用大脑的所有部分。一些运动,如:吃东西,看电视或者读书,你只需要使用大脑一些特殊的功能就可以完成。然而,大脑的所有部分在一整天不同的活动中可能都会被用到。 “10%”的说法还预示着大脑有大多“没用上”的部分占据着空间。按照这种说法,切除或者损坏“没用上”的部分,对大脑造成的影响应该可以忽略。然而,我们现在已经知道即使破坏人类大脑的很小区域,也可能产生行为上的毁灭性效果。由中风引起的大脑很小区域的损伤,都可能引起全部能力的丧失;某种神经障碍,比如帕金森病,也是只影响大脑的特定区域。 这就是为什么神经外科医生在癫痫和脑肿瘤的手术中,要摘除一些大脑组织必须提前小心绘制脑图,以确保大脑的基本区域不受损伤。“幸运的是,子弹深入他的脑壳,只损害了你大脑不用的那90%!”——你曾听说过医生这样对病人说吗? 而且从进化的观点看,大脑不可能进化出90%无用的部分。如果大个的大脑没有优势,它就不可能这样进化。大脑是维持和利用巨大身体能源供应的昂贵器官。另外,功能性大脑成像研究显示出大脑所有区域的功能。就算是我们在入睡时,大脑也是活跃的,这时候大脑仍然被“占用”,这只是另一种活跃状态。 用发育的观点来看,10%的大脑利用率也是站不住脚的。诺贝尔奖得主戴维H·哈勃和托斯顿N·维塞尔证实:如果在早期发育阶段没有视觉信息刺激眼睛(和大脑),那么视力将全部丧失。那么,我们可以这样推论:假如90%的大脑没有被利用的话,那么,很多神经旁路就会退化。 大脑的适应性是相当强的,具有损伤后复原的能力。当一个大脑受到损伤后,剩余的神经组织有时候可以替代或补偿损失部分的功能。大脑对损失功能的恢复能力并不表明损伤的部分没有功能。这种能力是大脑改组和再接线的能力。年轻的、孩子的大脑适应性相当强,一个年轻大脑的受损区域的功能可以被剩余脑组织替代。 欢迎小孩白癜风白癜风多少钱能治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