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2-19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教育学部分简答题

1.学校产生需要具备的条件?

答:学校教育的出现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一般来说,学校的产生需要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1)社会生产必须出现相当数量的剩余产品,使一部分人可以脱离生产劳动,同时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分工,开始出现专门从事教育的教师和专业从事学习的学生。

(2)具有相当数量的经验积累,为学校教育提供特定的教育内容。

(3)文字等记载和传递文化的工具达到了一定水平

2.教育学的价值表现?

(1)作为科学认识形式的教育学能够超越日常教育经验。

(2)作为“科学的”认识方式的教育学能够有效地解释教育问题。

(3)作为学科知识体系或课程的教育学能够促进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沟通。

3.教师应该如何学习教育学?

(1)把教育理论学习与教育实践结合起来,使教师的教育理论水平与教育实践能力相互促进

(2)把我国优秀教育传统与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结合起来

(3)把专业理论学习与经验交流和专题讨论结合起来

(4)把专业阅读与教育写作结合起来

4.教育学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推动作用主要表现在哪里?

(1)使教师获得教育基本理论知识,促进教育思想的成熟和观念的更新

(2)给予教师以策略、方法、技巧方面的指导,提高教师教学的水平与能力

(3)养成正确的专业态度,培植坚定的教育理念

(4)提高教师的自我反思和自我发展的能力

(5)为成为研究性教师奠定基础

5.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为什么起主导作用?

(1)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的培养人的活动

(2)学校教育是通过专门训练的教师来进行的,相对而言效果较好

(3)学校教育能够有效的控制、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

6.学校教育在影响人的发展上具有哪些独特功能?

(1)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做出社会规范性

(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3)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

(4)学校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7.教育的社会制约性

(一)社会经济对教育的决定和制约

(1)经济发展对教育的需求是促进教育发展的动力

(2)决定和制约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以及教育的内部结构。

(3)决定和制约教育的目的。

(4)决定和制约学校的课程设置和内容。

(5)对教学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有着重要的制约作用。

(二)政治制度对教育的制约

(1)政治制度决定着教育的领导权和支配权

(2)政治制度决定着受教育者的权利的机会

(3)政治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

(三)社会文化对教育的影响和制约

(1)社会文化规范影响着教育的价值取向,制约着人的教育观念。

(2)社会文化影响教育内容。各级各类学校的课程内容完全来源于社会文化。

(3)社会文化制约教育活动。

(四)人口对现代教育发展的影响和制约

(1)人口影响着教育发展的战略目标及其战略重点

(2)人口数量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速度和教育经费

(3)人口结构影响着教育结构

(4)人口质量影响着教育质量

8.教育的社会功能

(一)教育的经济功能:

教育在接受经济的决定和制约的同时,也对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1)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基本途径。

(2)教育是科学技术再生产的最有效的形式。

(3)教育是创造和发展新的科学技术的重要基地。

(二)教育的政治功能:

(1)教育通过培养合格的公民和政治人才,为政治服务

(2)教育通过思想传播、制造舆论,为统治阶级服务

(3)教育是促进社会民主化的重要力量

(三)教育的文化功能:

(1)文化传承功能

(2)文化选择功能

(3)文化融合功能

(4)文化创新功能

(四)教育的人口功能

(1)教育是控制人口数量增长的重要手段

(2)教育可以改善人口素质,提高人口质量

(3)现代教育可以使人口结构趋向合理化

9.认识教育的相对独立性的意义?

认识教育的相对独立性,促使我们在分析和研究教育问题时,不仅仅从社会的政治经济等方面去考察,还必须从教育内在的、特有的规律去考察,更不能简单地照搬解决政治、经济等方法去解决教育问题因此:

(1)教育须坚持自己独立的品格。

(2)教育对社会要有所批判。

(3)教育对社会的适应要有所选择。

10.在确立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中应注意的问题?

(1)教育是发展人的一种特殊手段,教育目的直接指向个体的发展,但个体的发展又离不开社会。

(2)个人的自我价值与人的社会价值是统一的,前者只有通过后者才能表现出来。

(3)人既需要社会化,又需要个性化:即必然社会化,又必然个性化。

11.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的表现?

(1)社会主义是我国教育性质的根本所在

(2)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3)使受教育者在道德.才智.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4)强调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5)培养受教育者的独立个性和创造精神日益受到重视

12.为什么说教学是实现学校教育目的基本途径?

(学校的特殊作用主要表现在哪里?)

(1)教学以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形式进行人类经验的传授.使教学活动有着良好的秩序和节奏,从而大大提高教学的效率。

(2)教学将传授的内容经科学的选择,依据知识构成的逻辑顺序和学生获得知识的认识是规律编成教材,作为学生认识世界的媒体。

(3)教学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和精心安排的过程中进行的。

(4)教学能够确保学生全面发展。

13.素质教育的内涵

(1)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2)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发展的教育

14.简述学生的本质属性(案例分析)

(1)学生是一个完整的人;

(2)学生是具有发展潜能的人;

(3)学生的具有发展需要的人;

(4)学生是以学习为主要任务的人。

15.教师的职业素养(口诀:常思知能得身心)

(1)先进、科学的教育理念——思

(2)合理的专业知识—————知

(3)复合型的专业能力————能

(4)崇高的专业道德—————得

(5)强壮的身体素质—————身

(6)健康的心理素质—————心

16.师生关系的构成

(1)教学上的授受关系

(2)人格上的平等关系

(3)社会道德上的相互促进关系

17.师生关系的模式(简/案)

(1)放任型————过于尊重学生

(2)专制型———过于严格要求学生

(3)民主型———二者相结合

18.良好师生关系的作用?

良好的师生关系,不仅可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学生的个性发展及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建立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

(2)师生关系是衡量教师和学生学校生活质量的重要标准。

(3)师生关系是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

19.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1)建立新型的师生观

(2)树立教师威信

a.要有良好的人格魅力和高尚的品德修养

b.要拥有渊博的知识和高超的教学技能

C.要对学生严格要求和关怀爱护

(3)善于和学生交往

(4)发扬教育民主,倾听学生的意见

20.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

(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并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3)普及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互相渗透的方向发展

(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

(5)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

(6)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21.教师制定自己发展计划的环节?(出论述题可能性比较大)

(1)自我分析:全面认识自己的能力.兴趣.优势及缺陷;

(2)环境分析:把握专业发展的大方向,使自己的发展与学校.社会.学生的需求结合在一起

(3)确定目标,形成专业发展愿景,列出优先发展领域,长期与短期目标等;

(4)拟定发展路径,设计发展方案。

22.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一研二技二社)

(1)研究性学习

(2)劳动与技术教育

(3)信息技术教育

(4)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

23.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特点

(1)基于兴趣与直接经验

(2)回归生活世界

(3)立足实践

(4)着眼创新

(5)以研究学习为主导学习方式

24.教师的传统觉得及新课改下的教师角色转换

传统角色:

(1)学习者和研究者

(2)知识的传授者

(3)学生心灵的培育者

(4)教学活动的设计者

(5)组织者和管理者

(6)学生学习的榜样

(7)学生的朋友

新课程背景下的角色

(1)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2)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3)课程的开发者和研究者

(4)社区型的开放教师

说明:小编根据近年来高校版教综整理得出的教育学部分必背简答题。因为高校版教综近年来每年略有变化,所以有部分简答题可能和年书上的有出入。不过大家放心,都是换汤不换药的,红色部分为必背简答题,黑色部分根据个人情况选择是否背诵。

如果还有不懂的地方,欢迎大家加小编







































白癜风怎么样治疗
中科白癜风让白斑告别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huangjinshoucang.com/phnlkf/15108.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