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图灵社区用户威灵顿原创,阅读原文给出了他的ID,点开可看到他的所有文章。 《程序员的思维修炼:开发认知潜能的九堂课》是几年前的书了。为什么我现在又找出来重看?当然是因为工作需要。在新的一年,我需要重新整理一下思维,为开展新的任务打个更好的基础。除非被证明,里面的理论是错的,否则这种书是不会过时的。 为了重温本书的知识,我同时阅读参考了如下书籍资料: 《我们要自学》-图灵出品的另外一本学习书 《深度学习的艺术》-知乎采铜 《暗时间》-刘未鹏 《如何高效学习:1年完成MIT4年33门课程的整体性学习法》-斯科特·扬(ScottYoung) 《认知心理学及其启示》-约翰·安德森 为什么读本书这么辛苦?我有主题阅读的习惯。不同的书讲同一个话题,相同的内容可以促进记忆,相互验证;不同的部分可以相互补充,切换看问题的角度。 关于本书,有些遗憾的是书名。我猜测可能是出于“时髦”,起了“程序员的思维修炼”这个名字。其实完全可以去掉,副标题就已经涵盖了一切:开发认知潜能的九堂课。我怀疑是书名迷惑了一批读者,让人以为它是程序开发类的图书,限制了读者群的范围。如果直译,书名其实可能是:《思维与学习的实用指南-重构你的湿件》。 本书半行代码也没有,是切切实实的思维和学习指南,书籍内容和翻译,都可以打高分。 作为程序员,可能是这个社会里面学习压力最大的一个职业了。其它好多职业,上完大学就等于职业训练完成。工作个N年,积累了各种经验,处理业务会更圆滑老练,除非你要追踪世界前沿,否则一般不需要在职业知识更替上费多少心力。没见那么多穿越、玄幻小说大行其道、流行的一塌糊涂么?闲的。 程序员就惨了。作为知识更新代谢最快的行业,新技术、新思维、新框架层出不穷。你不学习更新,只能等着知识老化,个体价值也会逐渐消解。而如何让自己学得更快、效果更好、成本更低,则大有门道。 本书从多个部分,论述了这些内容。为了验证其有效性,一方面我自己尝试实践,另一方面在充满严肃学术味道的《认知心理学》里面寻找参照和来源。我认为它的知识还是可靠的。 对这样一本实用价值很高的图书进行评论,有些困难。因为我不想总是重复里面的内容。所以我尝试从自身对学习的理解角度来解读它。 在学习方法的研究上,我认为国内的认知还是比较落后的。传统文化上,推崇苦读-“头悬梁锥刺股、十年寒窗”云云。快乐、轻松的学习方法往往会被认为“不用功”,轻松又学的好的呢?则当成天才看待。学校教育上,充斥着死记硬背和填鸭式教学,对方法类的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