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可以勉强理解人们说自己工作很累不想动脑、时间碎片又想体验游戏,所以玩低成本的、质量低下很弱智、时间很碎的游戏。 X忙了一天工作,回到家,想娱乐一下。 关键选择1出现了: 1.网游英雄联盟:一局大概40分钟,赢的几率是50%,打赢了成就感爆棚,打输了感觉白浪费了40分钟,打一局很耗脑力。 2.手游、页游:无时间限制想退就退,基本没有对战,有也只是拼数值而已,不存在输赢,刷任务活动,自动对战自动打怪,不需要脑子。 X理所当然地选了后者。刷刷有一点意思,天天定时定点刷。 一段时间后,感觉怪也难打了,任务也难过了,对战也老输。虽然都是一键的,但是升级速度呈几何倍数下降,X感觉越来越无聊。 关键选择2出现了: 1.不玩了,放弃进度,换个游戏,换个其他的网游或者一样的页游重新刷。换页游的话依然会重复出现第二选择。 2.好不容易刷了这么多天的进度了,充钱克服瓶颈。 X犹豫了一下,还是选择充钱了,充钱数量根据X的经济条件来定。 真爽,不仅突破了瓶颈,比原来还nb,见人杀人见佛杀佛。 工会里从普通屌丝一下子变成了强力土豪,屌丝们都抢着抱大腿叫爸爸。 带着儿子们刷副本屠杀,过了一段时间新出来了一套装备,比原来买的强不少,价格才高一些。 副本也开始难打了,也有新的爸爸出来了,不继续充钱儿子就都没了。 关键选择3出现了: 1.放弃充过的钱和进度,换游戏。 2.继续充更多的钱当爸爸。 X毅然决然选择充更多的钱。 …… 等X反映过来的时候,他可能已经在这个游戏里充了1万以上了。 到了一天,X发现自己不想继续花更多的钱在这个狗屁垃圾无聊的游戏上,就删除了游戏。 看见没?这种游戏就更吸毒一样,第一口误吸不戒掉,后面就被各种压力驱赶着前进。不舍得前面的进度,当过爸爸就不想变成儿子,开始如土豪的屠杀就不想像以前一样如屌丝的狂刷。 其实只有一开始的选择是X自己做的。 所以真相就是: X没有在玩游戏,X被游戏(游戏商家)玩了。 那么问题来了: X仅仅是付出了时间和金钱么? ”废话,还有什么能付的?” 嗯。 从个人来看,X不仅仅浪费了上面这些,而且还失去了机会成本。 本来这些时间,可以干很多事情。看书提高自己的认知(非玄幻小说),玩更棒的更有价值的游戏,跟人社交拓展人脉,看有深度的影视,把工作做得更出色。 如此下去,就像小品里面说的:别看X现在是个小员工,10年以后X一定是个成功的老员工。 那从游戏产业看呢? 游戏公司发现人们都在给这种低成本低质量的页游手游充钱,知道人们都吃这一套,继续开发更多的这种游戏。 这种游戏好弄啊,千篇一律的,随便套个游戏模式,取个吊炸天的名字,再推广一下。 把一些单机游戏的画面剪切到广告上。 比如这个 (真三国无双6的人物造型,从左往右依次是:1、蔡文姬2、鲍三娘3、孙尚香4、王元姬5、大乔) 或者请个明星做个代言,成本不过几百万。 比如这个 额。。。不好意思放错了。。。 额,我是说这个 所以更多人进来充钱了,所以更多开发这种游戏。 原来可能还存在尝试开发出有质量的游戏的商家B,发现好不容易花n多钱开发的一款游戏,连本都赚不回来。 再看看隔壁的游戏商家A,已经复制了好几个页游手游改好名推广出去了,亏钱的就扔了,然后继续复制改名,反正这玩意也低成本。早已赚的盆丰钵满了。 商家B终于发现了为什么自己不赚钱,那就是自己真的是个2B。 所以B赶紧贯彻了正确的路线方针,那就是,保持利润最大化,这是应该的。 很多类似的市场的规律,也是我问题的答案之一:并不是没有追求质量的商家存在,而是都被淘汰了。 他们有人死死支撑,前途越来越暗淡。 他们有人离开了这个行业。 他们有人转行做了页游手游。 他们希望看到玩家们讨论自己创造的有血有肉的角色。 他们希望看到玩家们体验剧情的时候潸然泪下或是喜笑颜开。 他们希望看到玩家们经常能想起并分享他们在游戏中的所闻所见。 但是他们已经没有了希望,为什么?! 因为淘汰他们的不是别人。 因为淘汰他们的不是别人! 没有人会喜欢被背叛。 导致这一切的人,是愚蠢的背叛者。 而背叛者,就是()。 后话: 蛤?!没想到还会有机会写第二篇文章呢! 嗯。。。感觉表达得还不够啊。说不定会出来系列篇呢。 (话说会不会被水表啊?!毕竟长者蛤蛤) 完 长按11月国家IT审计师ITA培训考试开几招轻松应对低钾血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