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人最可贵的精神之一是能够站在发展的历程中,从高处理性地回望过去,剖析现在,展望未来。巴校长的这篇《不忘初心卓立潮头》便是这样一篇呕心之作。如今的双语学校,经历了初期的动荡、社会的质疑,顶住了“万人瞩目”“不能有任何差池”的压力,一年一台阶,才有了今天良好的发展势头。作为双语的领军人,校长这篇文章从“初心”讲起,肯定成绩、剖析问题、指出方向,情理交融、真诚深刻。《华严经》中有一句话,叫:“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意思是说只有不忘记自己最初的想法,才能有始有终地去完成自己的梦想。如果你细读巴校的这篇文章,也学着这样理性、沉静的反思,相信会有思想的飞跃。 让我们一起学习、反思,不断自我超越,成为有勇气、有锐气、有朝气的双语人! 不忘初心卓立潮头 巴兆成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其意义是潜心修行者,在修行的过程中只有不忘记自己的最初发心,才能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善始善终。 今天,我把“不忘初心”四个字送给大家,希望我们每个双语人都不忘初心。 一、不忘初心,就是要不忘记自己从哪里来? 我们体面而高贵的双语教师很多是从全国各地四面八方来的,而更多的是从县城从乡村学校来,我们有不少老师是怀揣着荣耀和业绩而来,但更多的则是从一个普通毕业生、普通教师而来,是双语造就了我们,让我们成为高贵的教师,成为备受学生尊敬和欢迎的人才。这个时候,我们不少人忘记了自己是谁,忘记了自己从哪里来,忘记了学校的培养恩德,忘记了自己对学校的责任和义务,有的教师甚至走入自我主义、利己主义、经验主义的人生误区,成为缺忠诚、缺责任和不懂感恩的人,错把平台当能力,为了自由轻松,对学校的管理要求置若罔闻;为了一己私利,于学校利益而不顾,于团队利益而不顾,于学生利益而不顾。 为此,我们每个人都必须想明白一个道理:是平台成就了你,还是你成就了平台?是你离不开平台,还是平台离不开你? 一个人的成就有一半靠自己的努力,有一半靠平台对你的成就,当你失去其中一半的时候,你其实也在同时失去了另外的一半。 没有双语提供的平台,就没有我们今天的高贵,不要总想着你的付出而无视了别人给你的平台,不要错把平台当本事。《乔家大院》的孙茂才是个穷酸落寞成乞丐的穷秀才,后乔家收留了他,他也为乔家生意立下了汗马功劳,成为乔家的功臣并享受了每年3千两银子的丰厚待遇,而他却利令智昏,居功至傲,对乔家缺乏忠诚而被赶出乔家,对手钱家曾对他说你的价值3万两银子也不止,于是他投奔了钱家。钱家说:“不是你成就了乔家的生意,而是乔家的生意成就了你。”并坚决地把他赶出了钱家大门。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错把平台当本事=自毁前程。 让我们向长期忠诚双语,坚守双语教育事业的广大老师表达崇高的敬意! 二、不忘初心就是不要忘记我们为什么而来? 我们每个走进双语的教师都是怀揣教育情怀而来,是为双语教育的梦想而来,我们都要做一个有良知、负责任、有信仰的教育人。然而随着我们学校和个人地位的提升,随着我们收入的不断提高,物质的不断丰富,我们对物质的欲望越来越膨胀,个别教师的价值观发生了偏移,如利益平均主义的要求、强行给学生补课、不读书、不研究等等。 教师职业本身就不是发财的职业,当教师就不要奢望发大财,如果一个教师在财富面前不能安分守纪、心安理得,那教师就会当得很痛苦、很失败。正如印度诗人泰戈尔的诗比喻的,鸟儿的翅膀挂上了金块,它也就再也飞不高了。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我们不能为了财而毁了我们这个人,更不要为了财而丢失了我们最宝贵的东西——理想和信仰。任何时代,教育都是与理想和信仰不可分的,双语人请一定要怀揣教育理想,不忘教育初心。一定记住:求富是做人的最低的层次,贵和雅才是高级层次,我们要做一个富贵雅统一的教师。 三、不忘初心就是要为实现自己的教育与人生梦想而不懈奋斗。 明代的理学大师王阳明说:“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没有目标,就会在旅途中迷失自己。双语教师都应成为有志之人,有识之士,有为之人,并把古人所说的立德、立功、立言作为人生三部曲。 (一)立德。德是做人的品牌,也是一个职业人的底线。做人一辈子,人品打底子。我们古人十分强调“德要配位”,并认为“德不配位必有灾殃”。所谓德要配位就是我们拥有的德必须承载得起自己所享有的金钱、权力、名望等福报,否则,必遭殃。双语教师享有的金钱、名望、一定要与自己的道德相匹配。我这里所强调的双语人的道德主要是指师德和官德。 首先,双语教师要讲师德。什么是双语教师的师德?我认为主要有三条: 1.敬业、勤业、精业。首先是敬业:敬业就是要热爱教育事业。教师是一个能让人感到幸福和快乐的职业,身为教师,我们应该热爱自己的职业,热爱自己的工作,这是成为一个优秀教师的前提。其次是勤业:勤业的标志是为每一个学生负责,让每个学生成才成功;教师是一个岗位、一种职业,更重要的是一种责任,一份以教师的理想、智慧、激情和魅力影响学生一生的责任。再次是精业:精业就是要精心、精致、精益求精,让每一个学生的各个方面在原有基础上实现最佳发展。 2.忠义、仁义、情义。忠义是做人的基石,忠义就是要忠诚,忠诚于学校,忠诚于学生,忠诚于团队。仁者爱人,没有爱的教育是死亡的教育。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真正的教育是用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用一朵云去推动另一朵云,用一个灵魂去唤醒另一个灵魂。”双语教师必须要有大爱之心,必须仁慈、善良、宽容、大气,有了这些,我们就能得人心,并被学生家长敬爱。双语教师一定是有情有义的人,是有温度的人,处处为学生和家长着想的人,为别人解难的人。要热心为学生服务。 3.本真、本色、本分。随着双语学校地位的不断提高,我们有的老师开始走向名誉地位筑起的高台,我们的情感开始变化,开始失去甚至丢掉一部分真实的自己。当我们站在学校这个巨人的肩膀上就误认为自己就是巨人,看谁都有一种居高临下的傲慢,对学生傲慢,对家长傲慢,对领导傲慢。为此,我希望大家静下来回过头看一看,梳理一下来龙去脉,寻找并做回那个真实真正的自己,做真正的自己就是拥有本真,人的身份职务可以高,岗位可以变,但做人的本色不要变。本分是最大的本色,做人还是本分些好,尽管本分会在一时一事上吃亏,但会一生一世受益。我们一定要保持谦虚、谦逊、谦和的态度,热情对待学生,真诚对待家长。 我这里,特别要讲一讲双语干部的“官德”。我认为:一是忠诚。对学校忠诚,对学生忠诚。二是尽责。要全面履职履责,要精业勤业,对团队负责,对学生负责,对家长负责。而不可懒政怠政、管理误校。三是带头。干部干部必须先干一步,干部是高飞的头雁,要带头吃苦,带头吃亏,带头奉献。四是示范。做课改示范、质量示范。要求教师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五是公正。敢管理,严管理,讲规则。 (二)立功。建功立业,实现人生价值是每个人生存的要义。双语教师,请用业绩证明你的存在。干出轰轰烈烈的大事是立功,在平凡岗位,把平凡的事干出成绩达到事业有成也是立功。我们每个老师都可以建功立业:把学生培养成有思想负责人的高素质的人才是立功,为学生实现高升学是立功,在项目研究上,在课题攻关上,在课程开发上,在课堂改革上,在有效训练上,在个性辅导上,在考试转型上,在互联网+教育上做出成绩都是立功,凡是在学校发展中体现出你的贡献和价值的地方都是立功。我们每个双语教师都要立志为学校发展做有功之人,为学校创造价值。 每个人都应在双语的功劳薄上镌刻上自己的大名! (三)立言。立言也是成功人生的重要标志。立言有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在学生中,在家长中,在团队中不抱怨不愤世嫉俗,传播正确的信仰,传播正能量的思想,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有真知灼见的言论,为天地“立心”。第二个层次是形成自己的先进的教育理念,并以自己的理念认识去教育人、引导人、影响人。第三个层次就是在创立自己的思想理念模式后并努力实践应用,然后把实践应用成果写成文章和书,拿去发表和出版。我们每个双语教师都可以在这三个层次上实现立言。我曾经在多次场合讲“三出”:出成绩、出成果、出经验。要做双语的名片。 老师们: 走过11年的双语如今已成为教育的旗舰和质量的高地,历史已把双语推到了风口浪尖上。真是高处不胜寒!在这种生存状态下,我们的学校,我们的老师应有更好的德性,更高的操守,因为我们的学校,我们的每一个老师都是双语的名片,我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受到同行和社会的监督,我们必须足够的优秀并不断的超越,不断的卓越。我们的小学必须是域内第一学校,我们的初中必须是域内第一初中,我们的质量必须是名列前茅。我们必须不断的改革和创新,我们不但要勇立潮头唱大风,更要卓立潮头向天歌,这是历史赋予每个双语人的使命和责任,我们每个双语人都没有理由放弃责任,更没有理由走向平庸,在此,我向卓立潮头的双语人提出几点希望: 1.克服倦怠。双语教师是一个最敬业的高素质群体,然而我们也十分痛心地发现,一些教师在取得一点成绩后,随着年龄增大以后,开始躺在功劳薄上睡大觉,懒政怠教,开始过早地结束自己的事业生命。在此,我表达两个观点:第一个观点:教育失败无法重来,教育是不允许失败的事业。教育是良心的事业,教师必须凭良心教书育人,决不允许蹉跎时光,游戏课堂。教师不能放弃每一个学生,不能漠视每一个灵魂,不能让每一个学生掉队和失败,这就是教师职业的宿命。第二个观点:教师职业有两个生命:一条是事业生命,一条是物质生命,两个生命是相互支撑、互相影响的,上海交通大学有一个教授今年岁了,还在当博导,还在做研究,还在写论文,还在不断出成果,是事业生命延续了他的物质生命。因为工作是一种修行,工作场所就是修炼精神的最佳场所,你对工作的态度决定了你的人格品质和生命长度,只要每天努力工作,培养崇高的人格,生命的长度和宽度就会拓展,美好的人生也将唾手可得。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经过对全球人体素质和平均寿命进行测定,对年龄划分做出了新的标准,将人的一生分为五个年龄段: 0—17岁为未成年人; 18—65岁为青年人; 66岁—79岁为中年人; 80岁至99岁为老年人, 以上为长寿老人。 我们有的老师刚过40岁,就开始过老年生活,说自己是老教师了,工作开始休闲、懈怠,这是对自己的健康不负责,对学生不负责,对学校生存发展不负责的表现,衷心希望这部分人能迅速转变观念,克服倦怠,走向积极,追求卓越。 2.走出浮躁。浮躁是一种现代传染病。这种病也传到了双语,传到了部分教师身上,突出表现就是静不下来,沉不下去,浅尝辄止,急于求成,缺乏宁静淡泊的心境,缺乏持之以恒的坚守,对人不感激,对己不克制,对物不爱惜,做事不努力,喜怒哀乐愁,变化无常。浮躁必然导致事态混乱,烦躁的人是无法成功的。为人做事既要积极热情又要心平气和,只有气静才能神闲,神闲心平了,生活就是另外一番风景,工作也会是另外一番景象,人生也会是另外一番景致。为此,我希望双语教师少一些浮躁多一些踏实,少一些空虚多一些务实,少一些世俗多一些高尚,静心静气地搞好自己的本职工作,静下心来准备每一堂课,静下心来批改每一本作业,静下心来与每个孩子进行对话,静下心来研究学问,静下心来多读书,静下心来总结规律,静下心来反思自己的言行和方式,静下心来细细品味与学生在一起的分分秒秒,品尝其中的的乐趣、品味其中的意义,以便更好地超越自己。 3.告别浅薄。叶澜认为基础教育的使命概括起来就是6个字:底线、底色、底蕴。底线就是我们应懂得并且遵循做人做事必须要有的准则,底色即我们的生命底色应是明亮温暖充满阳光、自信、活力的;底蕴即我们应有深厚的文化积淀,具有学习力、思维力、实践力、创造力。双语教师大多具备“三底”特质,但也有不少教师由于教而不学,教而不研,教而不思,正在逐步走向平庸和浅薄。为此,我希望这些教师能尽快走出浅薄,实现专业成长和可持续发展。如何走出浅薄?我有三条建议: 第一条建议:永远保持求知者的姿态。 在“终身学习”正成为每个社会成员生活发展的必须条件的今天,我们的教师必须学为人先,与时俱进,生命不息,学习不止,必须做一名学习型的教师。 新课改中,教师扮演三种角色:教育者、学习者、研究者,成为教育者是一名教师成长的起点和归宿,成为学习者是一名教师成长的“常规动力”,成为研究者是一名教师成长的“核心动力”。 为此,我们应该始终保持对知识、思想、智慧的追求,应该永葆求知者的姿态,坚持读书学习,坚持读人、读事、读书,坚持读好书,读一流的书,因为成功最大的捷径就是读一流的书。 第二条建议:保持研究者的状态。教而不学则空,教而不研则浅。教学即研究已成为教师职业发展的重要走向,教师通过做叙事研究、通过做调查研究、做案例研究,做课例研究和行动研究,了解真实的学情,把握教育的规律,并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自己所进行的教育教学实践,主动去思考教育教学理论和实践问题,并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其教学效果必将随之提高。 第三条建议:保持反思的常态。当今,教师角色正由传授型向研究性、反思型转变,这是信息社会和教育领域内部加快改革和发展对教师提出的必然要求。当今教师对自己教育实践过程绝不允许“过后不思量”,而应当多反思多总结,实践+反思=专业成长。叶澜教授讲:“一个反思型教师五年便可成为教育专家”。所以,双语教师一定要走向自我反思,反思教学定位问题,反思动态生成问题,反思教学设计问题,反思教学资源问题,反思教学效果问题,并从怀疑中反思、从联系对比中反思,从假设问题处反思,借助反思不断探究和解决教育教学的问题,从而使自己不断走向完善,走向卓越。 4.拥抱变革。快速变革是当今社会的重要特征,无论是技术、手段,还是理念,思维方式都在快速变革,当今唯一不变的是“变”。然而,由于熟悉的校园,教室和一样的课程,很容易使教师的心理意识陷入一种往返轮回,因袭沿用的圈圈,有很多教师的才气和生机就被这样的年复一年的圈圈磨蚀殆尽了。民办教育的本质是创新,我们很多老师因课改而卓越,因课改而精彩,比如我们双语的小学语文团队,牛延凯老师,但也有不少教师长期拒绝课改,拒绝变革,成为最保守、靠经验行走的一族。在此,我希望全体双语人拥抱变革,投入课改,从课改走向卓越、走向精彩,在此,我有两点建议: (1)大胆突破人的惰性弱点,努力培植不满足、不因袭、不停步的变革意识。通过变革使自己不断保持专业精神,不断提升教育睿智,并在思维和行动力两个方面,不断地更新,否定和超越自己。大胆突破传统与固定思维模式,不断实现自我的突破、提升和自我更新。 (2)“变革从打开自我开始”。教师的成长和变革需要从内部打开,美国学者波斯纳认为:对狭隘经验的反思才能使教师步入专业发展之路,经验是教师的财富也是限制,打开经验,突破经验与传统是教师实现从内而生的不二法则。 5.追求智慧。一流的教育质量是我们永恒的追求。然而,君子爱分取之有道。高质量是道、法、术的统一,是勤奋、智慧、效能的合金。我们必须走出传统单纯勤劳型、经验型抓分抓率的误区,努力追求教育的智慧,追求教育效能。正如郎平所言:“单靠精神,不能赢球,还必须技术过关”。努力工作只是合格,用心工作才能优秀,创新工作才能卓越。老师们,你们一定要充分认识到教育本是脑力活,巧用情智才成功的道理,我们需要从过度忙碌浮躁的“量性敬业”走向巧干睿智的“质性敬业”。努力追求高效课堂,高效训练,高效辅导和有效管理。从而使我们在不加班不拼命的前提下而比别人多收“三五斗”。 6.走向合作。合作兴教是一个尚未得到广泛认同并未根本解决的老问题。很多老师习惯于单打独斗,封闭自我,拒绝合作。我希望从今天起,我们全体双语教师都能够彻底改变对合作的认识,并走向实质性合作,为什么要合作? (1)我们比我更重要。今天,个人英雄主义时代早已过去,大成功靠团队,小成功靠个人,没有团队的合作就不可能有团队的成功。因为教育成果是集体的产物。 (2)合作是为了个人的幸福和成功。大家都说教师工作很辛苦,可不可以在努力而又不太辛苦的前提下实现卓越呢?我想是完全可以的。其核心是坚持“努力+借力”的制胜战略。一方面个人要努力,并在方向对、方略对、方法对的前提下努力。另一方面要善于借力,借领导之力,借名师之力,借学科团队之力,借班级团队之力,借家长之力,更要借学生之力,通过借力借势实现合作分享共赢共荣,这是双语教师应追求的兴教之道。 全体双语人,请拿出过去创业的锐气、朝气和勇气来! 勇气、锐气、朝气是我们干事业的发动机,是我们事业有成的凯旋门,没有勇气、锐气、朝气就没有生命力。我们要始终保持建校时的创业激情,始终保持势不可当的锐气,敢于创新,敢于争先。人可以老成持重,但不可以老气横秋,秘诀在于能否永葆勇气、锐气、朝气,干事创业有了勇气、锐气和朝气,便可以一往无前,战无不胜。 全体双语人,请用你的业绩来证明你的存在。 最后:祝福我们的学校蒸蒸日上,红红火火,更加强大! 祝福我们双语的每一位教师青春永驻,幸福安康,更加卓越! 白癜风初期症状图片白癜风早期什么症状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huangjinshoucang.com/nlkfsq/9005.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