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2-18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父母努力做到不随意在孩子面前有过多狭隘的评判,其实就是对孩子成长最智慧的支持、促进。通过自己的眼睛去看自己、看世界,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去看问题,才可能拥有独立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样的孩子,才不会被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所左右,才能活出自己人生的精彩。

看到什么样的孩子,就能看到背后有什么样的父母。

让孩子成为她如是,而不是成为你所想。

妞妞有时会自己一个人玩游戏,自言自语,开心的玩很长时间,很多朋友看到妞妞开心专注的玩游戏那么久,很好奇。老婆和我探讨了这个现象,然后说出了一句话:“专注就是不被打扰。”当时就把我震住了。

陪妞妞出去玩,妞妞会主动说“出门要手牵手”,牵着爸爸的手,然后说“走这边”,然后拉着你往她想要去的地方。有时是抱着的,她会用手指着说:“爸爸,走这边。走这边。”然后我们就按照妞妞指示的方向去,到她想玩的地方去,静静的陪着她,玩她喜欢的事情。

如果父母能全然的接受孩子,孩子才有表达自己的空间,孩子是“未长大的成人”,没有长大的只是身体而已。黄帝内经:“生而神灵”,从灵魂、精神、意识、情感层面孩子已经发展完成了,只是能够表现出来的多少往往与原生家庭有很大关系,比如家庭的教养方式、家里的规矩、家庭氛围、父母之间的幸福度、父母的人格强势度、父母的自恋程度、父母的教育理念、父母对孩子的接纳程度等息息相关。家庭中越有爱,限制越少,孩子自性发展的程度就会越高,家庭越压抑,越恐怖,孩子心灵发展就会停滞。

很多父母以为自己很强大、很有经验、很有学问、很有道理,扯着孩子长大,或者“掐着孩子的喉咙长大”,将自以为是的标准和东西强加到孩子头上,反而阻碍了孩子的天性自由发挥,最后你施加在孩子身上的,孩子长大后都会报复回你身上的,同时也用学习这种方式伤害下一代。

父母不习惯跟随,更喜欢引导和控制。因为跟随让父母没有权利感和优越感,好像被孩子牵着鼻子走一样,一定要让她听我的,我是家长,我是主人,我是领导,我是权威,这样我们童年时内在自卑的缺失就好像弥补上了,重复以前自己曾经受过的伤害,再施加在孩子身上,名义是“我都是为你好。”

父母的焦虑总是跟社会幻觉在一起,认为如今社会是这样的,你要适应社会,你就必须要成为什么样子,才能在这个社会上立足。其实社会是在变化的,每过几年这个社会就不一样了,我们的经验完全是自我的幻觉,经验的更新换代快过我们的适应能力,可是父母会坚持用自我认定的幻觉来催眠自己和孩子。

孩子长大后的成长环境完全不是我们能够预料到的,也许你为孩子安排好了一切,却剥夺了孩子独立和自主的权利和能力,孩子会怨恨父母,强烈的反抗父母,到最后你会痛悔一生。

有句流行的话:“你那时剪掉了我的翅膀,如今却让我飞翔。”听来让人心碎。

古人云:“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作马牛。”何其智慧。

毕淑敏曾写过一篇名为《青虫之爱》的文章,讲了另外一个相类的故事:她的一个闺蜜,从小怕虫子,怕到见了能晕倒在地的程度。然而,有了孩子后,却一切都变了。见了虫子,竟然镇定自若。如何改变的呢?

“……你知道我为什么怕虫子吗,我小时候是不怕虫子的。有一次妈妈听到我在外面哭,急忙跑出去一看,我的手背又红又肿,旁边一条大花毛虫正在缓慢地爬走。我妈知道我叫虫子蜇了,赶紧往我手上抹牙膏,以后,她只要看到我的身旁有虫子,就大喊大叫地吓唬我……一来二去的,我就成了条件反射,看到虫子,真魂出窍。”闺蜜说。

“后来如何好的呢?”我问道。

“有一天,我抱着女儿上公园,那时她刚刚会讲话。我们在林荫路上走着,突然她说:‘妈妈……头上……有……’她说着,把一缕东西从我的发上摘下,托在手里,邀功般地给我看。我定睛一看,魂飞天外,一条五彩斑斓的虫子,在我女儿的小手内,显得狰狞万分。”

“我第一个反应是像以往一样的昏倒,但是我倒不下去,因为我抱着我的孩子。如果我倒了,就会摔坏她。我不但不曾昏过去,神智也是从来没有的清醒。

“第二个反应是想撕肝裂胆地大叫一声。但我立即想到,万万叫不得。我一喊,就会吓坏了我的孩子。”

“我读过一些有关的书籍,了解了当年我的妈妈,让我一生对虫子这种幼小的物体骇之入骨,一方面保护了我,一方面用一种不恰当的方式,把一种新的恐惧,注入到我的心里。如果我大叫大喊,那么这根恐惧的链条,还会遗传下去……”

“我颤颤巍巍伸出手,长大之后第一次把一只活的虫子,捏在手心,翻过来掉过去地观赏着那虫子,还假装很开心地咧着嘴,因为——女儿正在目不转睛地看着我呢!”

“虫子的体温,比我的手指要高得多,它的皮肤有鳞片,鳞片中有湿润的滑液一丝丝渗出,头顶的茸毛在向不同的方向摆动着,比针尖还小的眼珠机警怯懦……”

“那一刻,真比百年还难熬。女儿清澈无暇的目光笼罩着我,在她面前,我是一个神。我不能有丝毫的退缩,我不能把我病态的恐惧传给她……”

“不知过了多久,我把虫子轻轻地放在地上。我对女儿说,这是虫子。虫子没什么可怕的。有的虫子有毒,你别用手去摸。不过,大多数虫子是可以摸……”

“那只虫子,就在地上慢慢地爬远了。女儿还对它扬扬小手,说:‘拜……’”

这位妈妈的智慧之处在于,出于爱的缘故,她做到了自身的觉察和成长,让不良情绪止于自己。当着孩子的面,再遇见虫子的时候,无论是自己的行为还是态度,都努力保持客观、不评判、不过度反应。

这种客观的方式与态度,确保了父母不至于把自己旧有的思维定式,再教会给孩子。因此,孩子们才能用自己的眼睛,用一颗更加开放、也更开阔的心,去看、去思考、去建构属于他们自己的世界与可能。

“不打扰”是一种尊重孩子内在成长规律的大智慧。日常生活中,很多教养细节都需要这种智慧。比如下面最常见的这些原则,暗含的都“不打扰”、“不评判”:

一、接纳孩子本来的样子,不管你觉得他太好动了、还是太安静了,总之,不贴标签。否则,你的主观评判、你的态度,一定会影响孩子的自信、自尊等自我建构与健康发展。

二、当孩子在投入地做某个事情的时候,即使他做得不够好,也不催、逼,不干预,只是经过孩子同意后,提供必要的支持、帮助。否则,孩子的注意力、耐性最容易被损伤。

三、少在孩子探索一件事、研究一个对象的时候,进行过多的评判。比如,你觉得这个好、那个不好,这件事应该这样,那件事应该那样,诸如此类。在孩子面前显得过于聪明的父母,要么会养出一个只会重复父母的话、而缺少自己独立思考的小八哥,要么孩子在父母面前挫败感太多,变得不敢表达、不爱表达。总之,少说、多听、多启发,才是对孩子健康成长的最好呵护。

四、保持自我成长。你的任何一个漫不经心的动作和语言,都有可能会对孩子产生影响。即使你不言语,你的情绪情感也会随时出卖你。我们可以不用做完美的父母,却能够通过掌握必要的常识、技巧,学会不打扰孩子的成长,不限制孩子未来的可能性。

也许你会说,惯性思维并没有这么糟糕。它能让个体少花费不必要的心力,对个体来说是有利的,但用这种方式来教育孩子,其弊端就暴露出来了——将可能固化孩子的思维,给孩子留下先入为主的印象,或对孩子的成长造成伤害。

记得一位爸爸就跟我讲过一个真实案例:

他的女儿每次见到满脸络腮胡的男人都会哇哇大哭,大人一直不知怎么回事。一次自己因工出差好几天没有刮胡子,回到家后女儿见到自己不是要抱抱,而是一个劲地往后躲,后来他洗漱干净后女儿才让他抱。

这位爸爸反思后发现,原来是因为自己曾指着电视上一位满脸络腮胡的凶恶中年男子,对女儿说,“这是大坏蛋。”而每次跟孩子出门玩,孩子稍微跑远一点,大人就会警告孩子,“快回来,当心大坏蛋来抱你。”结果,女儿见到男人会先谨慎地盯着他的脸仔细看后才做出反应。

这个例子很鲜活,在我们身边,也并不少见。

父母努力做到不随意在孩子面前有过多狭隘的评判,其实就是对孩子成长最智慧的支持、促进。通过自己的眼睛去看自己、看世界,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去看问题,才可能拥有独立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样的孩子,才不会被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所左右,才能活出自己人生的精彩。

做父母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跟随孩子的节奏,了解幼儿身心发展规律,根据每一个阶段的特点陪伴孩子,用心的听孩子的每一个表达,感受孩子的真实感受,理解孩子的行为背后的动机,不评价,不批判,不强加,接纳孩子的方方面面(所谓好的坏的),呵护孩子自我的需要,接受孩子真实的情绪(喜怒哀乐悲恐惊),温柔陪伴在她身边,需要你时给她支持,不需要你时让她自主,让孩子成为她如是,不是成为我所想,每一个孩子都会让你大吃一惊的。

国士教育

国士教育

新脑力心教育教育部《中国教师报》全国十佳特色课程学校9年专注青少年脑力开发、心智觉醒、家长教育我们敬畏规律,真爱孩子!我们的存在,就是要给孩子一双腾飞的翅膀、一颗强大的心灵!我们的使命:强我少年,兴我中华!我们的愿景:要努力成为中国青少年教育领域,最具价值和影响力的训练机构、生命学校!觉醒生命,温暖成长。

联系我们:-

徐老师

徐老师

长按上图,识别







































北京治疗白癜风优势
怎么治疗白癜风效果好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huangjinshoucang.com/nlkfff/nlkfff/859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