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幼升小考试刚落下帷幕的那几天,所有锻炼思维类的练习被炒的火热。对于逻辑思维能力的开发,上海的家长一直是不遗余力的。 当我还在某机构担任逻辑思维特色教师时,曾遇过把22个月的孩子送来上课的家长。当然,在此我并不提倡大家都这么做 以玩代学,玩物生智才是我所推崇的,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学习方式 游戏介绍——《胜在有脑》 看名字就知道,这是一款玩脑子的游戏。但是,其实规则很简单。基本上不看说明书也能猜到玩法。 有点类似我们小时候玩的“24点”。打开一张卡片,先发现答案的人就去拍卡片,并说出答案,小朋友也可以很快上手。教学性:★★★★★趣味性:★★ 社交性:★上手度:★★★★★ 能力提升:逻辑思维、专注力、记忆力 适用年龄:官方8岁+,实测5岁+, 游戏时间:约15分钟 游戏人数:2—6人 游戏材料: 90张游戏测试卡、6套大脑拼图 游戏玩法: 每回合,一个玩家翻开一张卡片。所有玩家一起猜题,最快猜出的人用手盖住卡片并且说出正确答案。答对或答错都会有相应的奖励或惩罚。 理由推荐: 看似简单的90张卡片里包含了八种不同类型的测试题目。记忆、迷宫、颜色、协调、相同、再现、推理、触觉。每一种测试都应对了大脑的一种或几种功能。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能力及需要选择特定的一种或几种来进行游戏 记得一位小学老师告诉我,真正的幼小衔接不是提前灌输知识,学习知识可以零储备,但是,学习习惯却不能零准备,良好的注意品质,探索欲望和行为习惯才是幼小衔接,乃至贯穿整个学习过程应该培养的能力。 通过游戏中的规则,培养小朋友的行为规范,通过游戏中的任务与机制激发小朋友的探索欲。真正做到边玩边学。 记忆记忆能力是小朋友学习的重要能力,是知识留存和发展的基础。 小朋友通过观察卡片上的图案进行游戏,锻炼孩子的有意记忆能力。为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迷宫-空间这两年,迷宫类的游戏被越来越多得小学作为幼升小考试的题目选用,以此来观察小朋友的空间能力,视觉追踪能力能。 从箭头开始出发,快速找到正确的出口在哪里,并大声说出答案。 颜色-注意力这个设计来自著名的注意力实验:《STROOP》效应实验。哪一个文字正确的描述了自己的颜色?看似是颜色的认知,实际上是排除干扰能力的注意力游戏。 小朋友小的时候,以无意注意为主要注意模式,一个声音,一个玩具就可以把孩子吸引过去。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注意的模式从无意注意慢慢向有意注意过度。学会排除干扰,克服困难就是有意注意的一个重要条件。 协调小朋友的左右手辨识能力,双手的协调能力都在这一类的游戏卡片中得到了体现。 卡片为左右手分别标了不同的颜色,为每个手指编了号码。翻开卡片后,卡片上显示了小朋友需要放哪几根手指在卡片所表示的位置上。 相同-观察在进行这个类型的游戏卡片前,家长可以先进行一个简单的认知环节。卡片上的这些动物小朋友都认识了吗?小朋友可以根据卡皮上的动物剪影叫出它们的名字吗? 然后,我们鼓励小朋友用最快的速度找出两张相同的动物。下面的例图中,大猩猩是一样的。 在此游戏中,除了认知能力,还提升了小朋友的观察能力与专注能力。 再现-运算再现类的题目在一定程度上锻炼了小朋友的运算能力。在游戏中对量的感知、量的比较有了一定的熟悉。 小朋友观察卡片,哪一个图案出现了最多次? 推理-逻辑逻辑能力是很多家长都相当重视的能力。逻辑能力其实还分很多,比如分类、推理、运算等等。 这里运用到了推理及空间想象的能力。有三种不同的类型题目,魔方、拼图及俄罗斯方块。小朋友找一找,哪个图形可以完整的放进主图画的空白位置上吧。 触觉-感知压轴的来了 如果说前面几种类型的题目很大程度上实现了游戏的教学性的话,那最后这个触觉卡片绝对是这个游戏的趣味担当了。 天知道我有多想把这些卡片放到你手里,让你亲手摸一摸。 你觉得草莓摸起来应该是什么样的?斑马呢?闭上眼睛只用手摸,你能分辨出它们吗? 都说手是思维的镜子,通过手部的触摸,皮肤的刺激打开大脑的神经连接,简直不能更赞了好吗! 最后,你想在这场游戏中胜出,除了要有智慧的大脑,还要有眼力、反应力等。 快点带上游戏,和朋友比一比,谁才是那个“聪慧过人”“眼疾手快”的“最强大脑”吧! 赞赏 长按北京白癜风介绍北京治疗白癜风哪家专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