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11-19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教师发展要靠四点:阅读、实践、反思、平台。做校长这20年来,一直将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学校工作的重心。如果没有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很难转化为科学的教育行为,更谈不上办学的优质。

刘显洋,北京小学丰台万年花城分校校长

秘诀一、让阅读成为教师的生活习惯

在教师的专业成长过程中,有许多方法和路径,倡导和推动教师读书,让阅读成为教师的生活习惯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之一。

下面是我们的书单:

《学案助力自能阅读》孔凡艳

《六年奠基一生--五一小学奠基教育之路》陈姗

《我读小学数学教》刘延革

《翡翠城--梦开始的地方》张文凤

《小学语文读写教学实践》杨德伦

《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师能力的培养》马芯兰

《培养小学生的数学素养》朱滇生

《小学语文教师怎样备课》叶多嘉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赵景瑞

《与孩子们一起走进A.B.C-小学英语教育教学三十年》王曼怡《阅读课内的作文指导》王有生

《中小学音乐教学小学音乐欣赏教学》吴文漪

《吴正宪与小学数学》吴正宪

《儿童心中的数学世界:数学日记》吴正宪

《翻开数学的画卷:感受数学世界的人、文、情》吴正宪

《吴正宪数学教例与教法》……

这些图书充实了老师的书架,老师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充实自己,丰富自己,完善自己。我们组织教师阅读沙龙,让老师们交流彼此的阅读心得;集结老师的阅读感受,出版了一期期的阅读心语;开展了教师读书推荐会,让老师们把自己喜欢的书介绍给同伴,彼此影响。让读书成为老师们的一种生活方式,慢慢滋养,慢慢成长。

秘诀二、课堂实践,在累加与调整中深化学科改革

老师们在不断地课堂实践中,在累加与调整中深化着学科改革。例如数学学科,我们的改革是以“变教为学”为核心,深入开展各种交流活动。一句话概括我校数学老师的变化就是“勤懒换位”。过去老师们勤在体力,懒在脑力,即勤在课堂讲授、勤在大力包揽,懒在研究教学,反思教学。现在老师们懒在体力,勤在脑力,即课堂上少讲授、少干预,勤在研究教学、研究学生、反思自己。

1.备课

从老师“教什么”、“怎样教”转变为学生“学什么”与“怎样学”。不再拘泥于教材,思考沟通知识间的联系。从学生的起点出发,设计一系列有关联的学生活动。

2.上课

在对教师角色的传统理解影响下,我们在课堂上担心学生学不会、学不好,担心教学目标完成不了,因此不敢放手或是在学生活动中刚刚出现与预设不同的情况时就急忙收回发言权,充当“问题终结者”。

所以,我们在课堂上讲话、板书、行走、组织,还要有各种表情等等,很忙、很辛苦。我把教师比喻成一名拳击手:拳击手听见回合开始的铃声就冲进赛场进行一番搏斗,教师听见上课铃声就走进教室进行一场“战斗”;拳击手听见回合结束的铃声就下场休息,教师听见下课铃声就回到办公室休息;铃声又响了,拳击手又投入了一个回合的比赛,教师又开始了一节课……如此循环下去。

“变教为学”为老师提供了不当“拳击手”,而是当“拳击教练”的机会。老师们在课堂上可以逐渐“懒”下来,履行“导学、诊学与助学”的角色,鼓励学生的独立思考、讨论、交流、展示、发现,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

3.教学环节

传统的数学课堂是由复习导入、新授、模仿练习、巩固练习等环节构成的。因此,课堂上教学时间控制准确,“意外”少。而“变教为学”的课堂特点是以学习活动记录单为载体的关联活动。学生根据活动的要求进行思考、交流、展示等活动,没有传统教学环节的清晰界限,而且由于学生是活动的主体,因此课堂生成“意外”多,各活动时间没有严格控制。正因为如此,学生的“精彩”才会多。

4.意识与业务能力

老师们对学科本质的探究、知识间的沟通能力、课堂生成的应对能力、教学反思能力与科研意识都得到改善。

5.信心提升

从思想到行为的转变,给老师提供了锻炼机会,提升了大家的信心。部分老师的教学课例、反思或论文陆续在《教学月刊》(小学数学版)上发表。现在,数学组的老师能够做到人人可以讲课、人人可以进行专题讲座,有越来越多的老师走出学校,到其它区县或省市进行交流。

秘诀三、反思,在思与行中走向深刻

1.搭平台

反思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必须。但以往的反思,多是从行政角度要求的,多是教学管理者以“查”为目的,以评判教师工作能力为目的,这样的反思,不是老师们需要的。所以,我们为老师们搭建了交流平台,老师们将学习和工作中的收获放到平台上共享,这个平台让老师发现自己工作中的优点和不足,借鉴他人成功的经验,从而更好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

2.写文集

当老师们愿意与同伴分享自己的教育教学时,我们又将反思深化,引导每位老师积累、撰写自己的文集,每个学期一册,定期交流、展示,并在常规管理中,及时发现老师常态工作中的亮点,将其最大化,并提供展示的机会,使其触发其他人的思考,成为激发新的好做法的“助推器”。

3.定规划

学校从每位教师的成长需求出发,制定教师发展规划,并为教师的发展创造条件,搭建平台。尤其是对优秀教师的培养,努力使他们从优秀走向卓越,使他们更好地发挥引领、辐射作用,带动教师团队的发展。

4.开研讨会

学校适时为优秀教师召开成长或教学特色研讨会,用“四个一”的方式帮助老师提炼、总结、提升教育教学经验,即鲜明一个教学主张,编写一本经验文集,展示一节特色鲜明的研究课,做一个专题报告。

秘诀四、平台积累,在自我修为与引领中走向卓越

我校教师队伍中,市、区级骨干教师的比例较大,新入职教师的比例也比较大。我们力求通过校本研训,实现教师队伍建设与发挥团队骨干作用相结合。

1.与其他学校建立联盟和友好关系

我校与十几所学校成立了“坚毛草”联盟,自发地以“课堂教学改革”为主题,开展一系列的教学研讨,我校数学团队开展的“变教为学”教学研究,在联盟中发挥了引领作用,带动了区域内的其他学校数学教学改革的进程。

我们还和多地的学校建立了友好校,市内的有通州、门头沟,外地的有邢台、江西于都、兴国、内蒙古的甘其毛都、新疆的乌鲁木齐九十中学、成都的双流学校、贵州天柱县教育局……与友好校开展交流活动中,最重要的一项就是“传经送宝”,把我校的教学改革的经验,梳理、提炼,介绍给友好学校。

与以往不同,为了更好地发挥引领作用,我们应友好校的要求,为他们开展“跟班式”学习的机会,他们派老师,到我校进行为期一周到一个月的跟岗学习,与我校的骨干教师结成师徒,跟班、跟岗地学习。

2.加入科研、培训项目

语文学科加入了中国教师报的课程建设项目研究,与北京市的门头沟、通州等区县形成联盟校。以语文课程建设为主题开展研究,形成了更大范围的资源共享,同伴互助。

我们还为骨干教师搭建更多的展示、交流的平台,如青基会、宋庆龄基金会举办的教师培训,邀请我们的老师去上课、做讲座。

现在,我们正在研究对外培训的课程,通过这一课程的设计,把培训我校教师团队的专业能力、专业发展,与校外引领相统一,为老师们由优秀走向卓越搭建更好的平台。

文章来源:校长派

赞觉得文章不错请点赞;觉得对朋友有用请转发。热门推荐

我为什么拒绝当老师

为什么要努力教书?

,如果你还做教师,一定要记住以下几点!

做一个安安静静教书的老师太难了

有多少教案是无用的

一线老师最怕的是什么?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骨干教师想离开了……

延迟退休,是对教师健康权的一种漠视?

老师不是烈士,有些现实不得不认清!

教师子女:我为什么不报师范?

加群交流

高中教师交流群

三好初中教师交流5群

三好小学教师交流9群

如加群遇到任何问题,请加小磊哥个人







































北京哪间白癜风医院好
北京哪治白癜风最好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huangjinshoucang.com/nlkfff/1288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