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现代科技与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人工智能时代人类的未来”成为人人关心的热点问题。早在人工智能尚不为人所知时,一些前卫学者就为人类科技超高速发展而引发忧虑。年阿尔文·托夫勒在新出版的《笫三次浪潮》中指出:“到目前为止,人类经历了两次重大的变化浪潮,每一次都抹杀了早期的文化与文明,以前人不能想象的生活方式取而代之。第一次浪潮,农业革命经历了几千年才结束。第二次浪潮,工业文明的崛起只有寿命。今天历史的速度更快,第三次浪潮将会撗扫过历史,在几十年内结束。生存在这个爆炸性时刻的我们会感受到第三次浪潮对这个时代的全面影响。”著名的宇宙学家斯蒂芬·霍金教授感叹于人类未来的不确定性,于年在网上发布了有名的世纪难题求解:“在一个政治、社会、环境动荡的世界里,人类如何才能继续生存年?”无论是托夫勒,还是霍金们,早就忧虑我们这个时代的人类未来。 尤瓦尔?赫拉利是以色列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的历史系教授,因著有《人类简史》、《未来简史》而出名,从而对探讨人类未来负有历史使命。年07月15日环球网以“人工智能不会导致人类灭绝,但会使人类分化”为题报导了他在首届“XWorld大会”上的演讲及采访内容。文中提到:人工智能不会导致人类的完全灭绝,但有可能导致人类分化成不同种类的人,并走向不同的命运。赫拉利用“分化论”的观点,描述了人工智能时代人类的未来。这种“分化论”观点既指出人类不会因人工智能而消亡,又指出了人类会随人工智能发展而演化的事实。但是,在探讨“人工智能时代的人类未来”,不应局限于人工智能,还应从人类历史演化中寻找答案。在人类历史演化上,赫拉利持进化论观点,他认为,“所有生命都是按照优胜劣汰的规则来演进的,只是人工智能将替代物竞天择”。 从人类历史的源头上,从人类的历史基因中,或许能清晣地诠释人工智能时代,人类向何处去,才能回答霍金提出世纪难题求解,才能弄清人类最终是否消亡、分化以及怎样消亡与分化。 在回答这些问题之前须厘清以下问题: 1.人类诞生后依靠工具与知识的力量与大自然抗争,不再遵循优胜劣汰的自然竞争法则。达尔文进化论不涉及人类。人类在知识、工具的社会竞争中演化。 2.知识创造人类、人类创造知识、人类在知识的基础上打造工具,在“人、知识、工具”的三元生态体系中发展、演化。 3.人类智力与其它动物的智力有本质差异。人类智力是知识基础上的行为能力,没有遗传性状;其它动物都是具有遗传性状的本能智力。 4.人有知识,人类在知识基础上打造工具,从而将成果知识转移到工具中;“工具中具有人类成果知识”这一现状,决定了人类未来的宿命论: 其一,“工具中具有人类成果知识”。随着人类知识发展,人类工具必然会从从原始工具、手工工具、机械化工具发展到智能化工具。智能化工具中,半导体微处理器中的时空量子化技术将知识转化成独立的知识行为能力(智力);
其二,机械化工具代替人类体力劳动,智能化工具代替人类脑力劳动。有了机械化工具与智能化工具,人类便从对工具的绝对依赖蜕变成全面的边缘化;
其三,人类个体的记忆态知识不准确、不可靠、不具有遗传性状。工具中的准确、可靠的集成态知识唯一地积累与传承了人类成果知识。
当厘清上述观念后,人类的末来便清晰了许多:
(1)几百万年前,与人类起源相伴的知识、工具基因,决定了几百万年后人类个体从对知识、工具从依赖到被边缘化、被全面替代,是人类进化发展的历史必然。
(2)人类末来取决于现代科技与人工智能。现代科技将自然界改造得面目全非,人类基于生存斗争的“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任务基本完成,人类将进入到一个“认识生命、改造生命”的新时代。
(3)在“认识生命、改造生命”中,人类将不断改造自己,在改造自己的进程中,自然人类不断消亡,非自然人类不断形成与演化,人类从此进入到一个非自然人类发展时代。
(4)非自然人类发展时代,是少数精英与普罗大众并存时代。少数精英从事知识创新并将创新知识成果转化成广义的智能化工具,普罗大众在智能化工具基础上享受着傻瓜化的生活方式。
(5)人类未来唯一不确定的因素,是少数精英与智能机器人、仿生人之间的竞爭与融合。也许未来是少数精英与智能机器人、仿生人融合而成的非自然人类精英统治人类世界。
探索人类未来不能狭隘于人工智能,人工智能只是自然人类消亡的最后推手。正是人类依靠知识、工具的力量,脱离了物竞天择的自然选择道路,才得以生存、繁衍。也正因为对知识、工具的无限依赖,导致人类个体自身的生理能力严重退化。持进化论观念的人,不可能讲清人类悲剧性结局的本质原因。人类依靠知识、工具力量,超越所有生物生存竞争的条件的同时,便孕了自已消亡的悲剧。
上述所有观念都来自对人类起源、知识起源、工具起源的探索,来自对人类进化的“人、知识、工具”三元生态体系、人类智力的知识行为本质、人类知识发展规律、人工智能时代人类知识异化的认识。它们都反映在我的“知识学原理”丛书之中(从年到年由北航出版社陆续出版)。
图中的五本书构成了一套完整的知识学原理丛书。《从资本经济到知识经济》讲述了从工业文明浪潮到知识文明浪潮中,人类知识力量从人类自身到智能化工具转移的伟大历史征程,这种转移源于现代计算机的知识革命。《知识学原理》全面论述了知识起源、工具起源、人类知识发展规律、人类智力的知识行为本质、工具中的人类第三种知识形态,以及人类知识、智力知何从自身向工具转移的过程与本质。《知识简史》、《人类简史》、《工具简史》则是知识学原理的自然延伸。因为知识、工具与人类共生,不可分离,“人、知识、工具”是人类演化、发展的三元生态体系。
在《人类简史》中,全面论述了人类起源、知识起源、工具起源,以及三元生态体系中,人类演化的历史进程。探讨了人类从对工具的绝对依赖到被人类工具边缘化过程。这一过程必然导致人工智能时代自然人类消亡、非自然人类兴起。在书中最后的第14章:非自然人类的起源与演化,从人类历史、人类改造自然的演化进程讲述了自然人类消亡的必然。同时也探讨了从自然人类向非自然人类发展的现状与可以预见和无法确定的人类未耒。
第14章有一篇前言,宏观地总结了人类从始至终的必然进程,作为结束语附录如下:
“知识经济时代,是自然人类演化的转折时代,是自然生态体系与人类改造世界的终结时代。在几百万年的人类演化进程中,人类不断改造客观世界,最终在知识经济时代,人类在将自然生态体系破坏殆尽的同时,也将从改造客观世界转向改造人类自己。
人类几百万年演化史的一个主线,是人类知识力量的不断膨胀。随着改造世界力度的加大,人类从原始文明、农业文明的自然和谐生态体系,工业文明时代对自然生态体系的有限改造,到知识经济时代,进入到一个自然生态体系毁灭的时代。与此同时,人类也从田园生活方式、城市化生活方式进入到一个虚实交互的二元化生活方式之中。在不到万年的时间里,人类终结了自然生态体系与自然生活方式。
现代科技在终结人类自然生活方式的同时,也在终结自然人类。“自然人类”是指在大自然中依靠自然繁衍、进化的人类个体。几百万年的人类进化史都是“自然人类”的进化历史,直到知识经济时代,自然生态体系崩溃,人类开始了一个人工干预的非自然繁衍时代,一个用器官移植、基因工程改造自然人类的时代。与此同时,人类又在外部世界开始创造仿生人、智能机器人与克隆人等一些人类的另类伙伴。预示着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原始任务行将结束,开始进入到一个“认识生命、改造生命、创造生命”的新时代。
20世纪“改造生命”领域最伟大的科技事件,是基因工程与人工智能。21世纪,借助于现代计算机知识革命的威力,基因工程及人工智能迅速进入到普及应用时代。非自然人、仿生人、智能机器人、人造生命人,以及转基因生命改造、生命克隆等眼花缭乱的新兴成果,加上人类的贪婪、科技的无情、市场经济的疯狂,人们已无法预测人类未来的凶吉,自然会想到人类被这些另类“人类”控制的可怕景象。值得庆幸的是,人类还握有一张最后的王牌,即人类对外部智力与生命的控制、领导与指挥能力,这些都是人类长期以来超越智力的社会性演化结果。” 扩展阅读:尤瓦尔?赫拉利:人工智能不会导致人类灭绝,但会使人类分化 人工智能是这个时代最著名、最重要的科学发现。它不仅仅是21世纪最重要的科学进化,也不仅仅是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科学进化,而是整个生命创始以来最重要的变化。过去40亿年,不管你是巨大的恐龙、一个阿米巴虫,还是一个土豆、一个人,所有生命都是按照优胜劣汰的规则来演进的。然而,人工智能将替代物竞天择,突破生存环境的限制进入其他星系。另一个我们有生之年会看到的重大突破性演变是,人类做决策的权力将逐步拱手让给人工智能。 举个简单的例子,你是怎么来选读哪本书的?很多人会依赖自己的感觉、喜好、口味,或者朋友、家人的推荐。但我们会逐步把阅读什么书的权力让渡给计算机算法。今天,越来越多的人看书不是看纸版书而是在手机或电子阅读器上看。当你在这些设备上读书时,这些设备也在读你。在不久的将来,当我们进入亚马逊书店时,有一个算法会告诉你:我一直在收集你的数据,你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我都知道。亚马逊的算法会根据它对你的了解向你推荐这本书或那本书。下个阶段,算法会了解哪一页你会很快翻过去,哪一页你是慢慢读的,哪些对你来说是无趣的章节。之后,设备可以连接面部识别软件,通过观察你面部非常小的肌肉变化判断你是在笑还是在生气,或者无聊。 最后一步,生物识别传感器会被植入人体内。这不是科幻小说,已经实实在在地在应用了。传感器能持续不断监控你身体的各种生物指征,包括血压、心率、血糖、激素水平是多少。电子阅读器通过生物识别传感器就可以把你读这本书时的整个状况记下来。在我读完《战争与和平》之后,设备就知道我是一个怎样的人、性格特点是什么。根据这样的了解,设备不仅能向我推荐书,也能围绕我生活中更重要的决策做出建议,比如,我应该学什么,该生活在哪,应该从事什么职业,甚至该和谁结婚。于是,人类决策的权威、权力就转移给了算法。 人工智能还可以帮人类做一些伦理道德的决定。比如,在自动驾驶汽车行驶的过程中,突然前方出现两个孩子在踢球,这时算法可以算出来避免撞死这两个孩子的办法是猛地转向另一条车道,而另一条车道前方有一辆卡车正迎面而来,这样会导致在后座打瞌睡的乘客死亡。有一个解决方案可能是让客户来决定,比如,丰田让客户决定自己选择哪一款车,有一款车碰到这样的情况会决定让你死,另外一款车会决定刹车但仍然会撞死两个孩子,你会买哪一款车、选哪一种算法? 类似伦理道德的决策,人工智能有可能比一般人做得好。假设每一辆车的算法都运用了孔子的思维,人类驾驶员被人工智能替代后,就可能会更加安全。当然,同时会使决策权从普罗大众手中转向少数精英,他们将掌握世界上所有的出租车、公交车等。 一些科幻电影中会出现这样的情节:有人发明了一种超级机器人,后来机器人跟人类反目,使人类灭绝。然而,这样的情景不太可能出现。因为机器人不能拥有任何意识、感觉和情感,也很难拥有它们自己的欲望,比如杀光人类并占领全世界。但危险依然存在,那就是人工智能会改变人的智力,让少数人类变得强大,这些强大的少数人是不会灭绝的。正好相反,他们将变得比以前更强大,他们的大脑会和计算机直接连接,将拥有更优越的体能和社交能力。这些人原先的主人就将变得非常无能,于是被抛弃、被推翻,失去权力,从长远来看,他们可能会灭绝。所以,人工智能不会导致人类的完全灭绝,但有可能导致人类分化成不同种类的人,并走向不同的命运。(本文作者为《人类简史》《未来简史》作者、以色列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历史系教授。本文根据其在中信出版集团与百分点集团联合举办的首届“XWorld大会”上的演讲及采访整理) 何立民看产业,好多人都北京白癜风医院治疗方法北京治疗白癜风哪间医院疗效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