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家长,大家好。这里是一诺微课堂,我是曹斐。 我们的上一次更新还是去年,距离今天已经过去了整整一个月,感谢大家还留在这里,没有抛弃我,在此我深表感谢。 根据计划,我们年的大部分更新依旧将围绕着“十商”的话题。 在年,我们利用了半年多的时间,将十商中的前三项:德商、志商、情商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解读。今天开始我们进行第四个项目的分享,这一阶段我们来谈一谈胆商。 胆商是一个人胆量、胆识、胆略的度量,表现为在关键时刻是否敢冒险,敢做出重大决定的能力。胆商高的人能够及时把握机会,勇于表现,遇事能够临危不惧,以最快的速度应对环境的变化,勇于承担责任,敢于承担风险,敢于面对逆境、压力和竞争。 以上是关于胆商的书面解释。 在生活中,通常我们描述一个人胆商高,会说这个人胆子大。这里有一个要区分的问题,胆商高的人是胆子大的人,但是胆子大的人却并不一定是胆商高。 为什么这么说? 我们来讲一个例子。 某个学校的小树林子里长了一个蜂窝。因为那块地方平时很少有人去,所以也就没有被及时发现。这一天,几个上体育课的同学不经意的闯了进去,发现这个蜂窝已经比一个人的脑袋还要大了。就在同学们商量着怎么办的时候,有一位男同学突然之间弯腰从地上拾起来一块石头,狠狠的向蜂窝砸了过去,一时间漫天的蜜蜂飞舞,一共有十几位同学被蜜蜂蛰伤或是在慌乱中摔伤,同时学校也因为这起事件,被迫停课一天。 这是曾经我看到过的一篇新闻报道,咱们只是借这个新闻来说说胆商的事情,所以故事中的地址、姓名等信息就被我忽略了。 新闻中那位向蜂窝扔石头的男生胆量还是挺大的,我相信没有人会否认这一点。但是我们谁又会说他的胆商高呢?肯定是没有的。反而我们会认为他鲁莽,用“无知者无畏”来形容他倒是很贴切。 那么怎么来区分一个人的行为是胆商高还是只是单纯的胆子大?我认为判断的依据是这个人的这个行为在做出来之前,他是否能够预测到所带来的后果是什么?以及这些后果他是否可以承担? 如果答案是肯定的,就毫不迟疑的行动。如果答案是否定的,则在解决了所有的否定因素之后再行动。这样的人我们认为他是胆商高的人。 无法判断一个事情能带来什么后果,或者不管不顾的只为了眼前的痛快而付出行动,这样的人只是鲁莽。 我们做家长的,或许常常会有一种自己的孩子没有自己小时候听话的感觉。当然,我承认这不是错觉,而是真实的。 孩子不好管,不听话,早熟的情况已经发生,而且将持续并严厉的发生。我们阻止不了。 在解决我们应该怎么去适应孩子的变化之前,我们要先弄明白一个问题,孩子为什么越来越不好管? 春节的时候走亲戚,我听了这么一个故事。我有一个表叔,今年已经快60岁了。几个月前,从朋友那里买回来一台二手的台式电脑。电脑搬回家之后,他折腾了整整一个下午,也没有搞明白那些电线应该怎么插。 傍晚他的孙子放学回来了,那是一个才上二年级的小男孩,他站在爷爷身边看了一会,就帮助他爷爷将那些乱七八糟的线插在了正确的位置上,整个过程只用了10分钟。 这件事情被我表叔津津有味的说了一遍又一遍,不住的感叹现在的孩子就是聪明。 我相信这个情况不单单发生在我表叔一家,我们身边一定也有这样的情况,甚至就是在我们自己身上,关于电脑、关于手机、关于电子产品,小孩子似乎有着天生的适应能力。 不说我们的长辈,即使是我们这一代人,在成长的过程中也没有这么多的电子产品陪伴。可是我们的下一代,他们却是电子产品的原住民。那些陪伴着他们成长的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以及越来越快的网速和越来越方便的互联网社会跟他们有着天然的契合度,操作、使用这些工具几乎是他们的天性。 面对着这些层出不清的高科技,我们只能是学生,而我们的孩子们却可以是老师。 整个人类的进程中从来没有哪一个时刻有这样迅捷的文化进步,我们早就脱离了那个知识系统单一、知识获取渠道单一的时代。 在那个知识系统单一、知识获取渠道单一的时代,年龄是知识的保障,一个用了八十年时间研究论语的人一定比一个只看过几天论语的人理解的更透彻。 可是如今呢?即使孔子复活,他对于论语的理解也不可能比全中国的人加在一起理解的还透彻。可是只要打开电脑,任何一个人都能同时带上全世界的人去和孔子辩论。 有这样一个笑话。 小明放假回到老家,看到爷爷在下象棋。他走过去挑战,只见他拿出手机,打开象棋软件,调到最高难度。爷爷怎么下,他就在手机上怎么下。手机怎么下,他就在棋盘上怎么下。没用多长时间,下了一辈子象棋的爷爷就被他打的丢盔弃甲了。 虽然这只是一个故事,但却反应了一个残酷的现实,就是我们面对我们的晚辈,将不再拥有好像我们的长辈曾经面对年幼的我们所拥有的知识领袖地位了。 而知识领袖地位的丧失同时会引发我们丧失很大一部分做为家长的尊严。孩子减少了对我们的依赖,也就没那么听话了,这一切就是这么的残酷现实。 哲学上说任何事情的发生发展都有它的两面性,那么刚刚我们说的这件事有哪些优势呢? 优势很多,今天我们就说一点,和胆商相关的一点。自信。 生活中我们都有这样的经历,一件事情如果我们掌握的娴熟,做起来就会游刃有余,毫不拖泥带水。可是如果遇到一件掌握的不是很熟练的事情,就会出现推诿塞责、拖拖拉拉的情况。 这两种状态表现出来,前者就是自信,后者就是自卑。 而我们的孩子,因为能够更容易的获取到所需要的知识,他遇到解决不了的难题的可能性会很小。而在我们的孩子能够使用这些工具的时候,他遇到的最多的困难就是学习上的,或者说的更直白些,就是关于作业的。这些难题对于互联网来说,却简单到不费吹灰之力。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也就更容易培养出孩子自信的特质。 当然,凡事有利有弊,互联网这些技术也可能将一个人引入无底的深渊。但那是题外话,不在我们今天讨论的范畴中,就先放下不谈。 综上所述,我们的孩子在成长的道路上遇到的阻力会比我们自己在成长的过程中遇到的阻力小,在相对来说更为平坦的环境下长大,他自信的可能性会更大一些。天然的胆量会更大。但是怎么推动孩子将这天生的胆量炼化为胆商这就是一个学问,我们留在接下来的几周里,慢慢聊。 我们周末分享的活动已经持续做了大半年的时间了,陆陆续续的也接到了一些意见和建议,我们也在收集这些宝贵的意见并进行适当的修正。从这一期开始,我们会将我分享的这些内容收录、编辑为文字的格式,并且于分享的第二天更新在我们的北京最好白癜风专科医院治疗白癜风最有效的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