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6-21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天娃中文教育期

天娃的小朋友们,你们是不是有超群的记忆力呢,如果有我们这次的活动可以让你一显身手哦。

一.圆周率派背诵大赛

1.活动目的[宗旨]:通过开展这项活动增强同学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对数学以及圆周率派的了解.

培养同学们的专注力,提高记忆力.丰富同学们的学习生活.也有助于培养高效率学习和记忆,以及

竞争意识.

2.准备时间:17年12月26号到18年1月1号

在这个时间段内学生可以自己先背熟练圆周率,看看自己可以记到第几位(下边会附上部分

圆周率数值)。

3.地点:在咨询徐老师处

4.参加人员:全体天娃学生

5.比赛时间:年1月2号

6、内容:

圆周率派:3.062148086190702160

信息时代使人越来越懒得记忆,其实记忆也可以是一种运动和竞赛。不幸的是,有时记忆被当成了学习的核心。只要你敢于彻底依赖IT技术,你也可以什么都不记。

年10月3日晨9时,日本千叶县木更津市的一个大厅内,60岁的心理健康顾问原口秋良开始背诵圆周率。到次日凌晨1时28分,他以小数点后10万位创造了新的吉尼斯世界纪录。原口的背诵由两名教育官员和29名工作人员轮流监督,每隔一两个小时休息5分钟。包括他进盥洗室和吃饭在内的整个过程都被录像,以供吉尼斯总部审查。据介绍:“原口使用的是一种特殊方法,用人名来记忆数字组。”他说:“我所做的不只是记住这些数字,我为在圆周率里面找到一个故事而兴奋。”

年7月1日到2日,原口秋良曾将圆周率背诵到位。不过当时得到吉尼斯认证的世界纪录是日本人后藤广之年创下的位。年11月20日,中国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3岁的研究生吕超用24小时4分背诵到位,一度刷新这一纪录。

圆周率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年12月,日本东京大学的数学家借助超级计算机将它计算到小数点后1.24万亿位。正如计算圆周率的最高纪录主要目的是检验计算机性能一样,背诵圆周率的价值也主要体现为脑力潜能的展现。自美国的大卫·菲奥雷年首次超过1万位以来,年6月6日,中国深圳5岁的龙思韵也背到了位。

还有不过瘾的人创造了称为“记忆之巅”的圆周率矩阵比赛。圆周率头1万位被分为组,叫出某一组的序号,被试者就要背出其前后的两组数字。年8月28日,南非的凯文·霍斯利在39分钟内完成了50次测试。

竞技性记忆

年8月19到21日,33名奇人在伦敦皇家学院参加了一项特殊赛事——世界记忆锦标赛。他们多数不到40岁,三分之二是男性。最典型的行头是44岁的专利翻译员、7次德国冠军获得者冈瑟·卡斯滕的装备,一看就是记忆比赛专用——冬天的耳罩、大墨镜的镜面被贴得只留两个小孔,这些都是为了减少干扰。比赛内容堪称极限运动,包括对一首两页的诗过目不忘,定时记住几排40位的数字,看过照片后就背诵个人的名字,有的项目要持续几个小时。

在最后的压轴大戏中,参赛者坐在桌前,面前是一个巨大的数字秒表,每人发给一叠洗过的扑克牌。裁判宣布开始后,他们要尽快记住扑克牌,然后按下计时器,闭目将头埋在桌子上。5分钟后,每人将得到一副没洗过的扑克牌,要求还原出刚才的顺序。

世界记忆锦标赛创办15年,还没人能在30秒内记住一副洗过的扑克牌。这也成了记忆高手的一道大关。现在这道大关接近突破。今年初,29岁的英国会计、前世界冠军本·普莱德莫在德国创下了32.13秒的佳绩。

令人吃惊的是,多数参赛者自称记忆力一般,秘诀在于充分利用了大脑处理信息的特点,其实人人都可能学会。最近,心理学家伊丽莎白·瓦伦丁和约翰·韦尔丁等人研究了8个世界记忆锦标赛冠军,想知道这些人的大脑是否一定程度上与众不同。

在记忆高手与正常对照组的人接受记忆测试时,研究者用核磁共振成像扫描他们的大脑。一开始记忆大量3位数字,高手们与对照组出现了明显区别,但面对谁也没尝试过的几张放大的雪花照片,高手们的表现并不比对照组强。对大脑扫描的分析发现,记忆冠军们启用了与常人不同的一些大脑区域,包括右后背海马区,它与视觉记忆和空间位置密切相关。

用视觉图像和空间位置来记住数字?世界记忆锦标赛的参赛者埃德·库克介绍了他的方法。23岁的库克是牛津大学的认知科学研究生,他可以在不到1小时内记住10副扑克,或者在不到1分钟内背出一副牌,正接近30秒大关。

库克摊开一副牌,洗牌后拿出3张,黑桃7、梅花Q和黑桃10,念念有词地说:“?天命真女?演唱组正用一个手提包猛敲弗朗兹·舒伯特。”下面3张牌是红桃K、黑桃K和梅花J,他说:“纳尔逊上将正拿着吉他倒坐在吧台里。”几分钟后分完牌,库克已能流利而准确地背出这副牌的顺序。

他记住的是从每张牌联想出来的人、动词和物体。黑桃7就是“天命真女”演唱组。面对一副牌,库克每次将3张牌组成一副某人正用某物做某事的图像,顺序是人—行为—物体。然后他将这些图像沿某条熟悉的路线安排,比赛时这一般是条想象的路线,设计得尽可能流畅。需要回忆时,他在脑海中沿这条路线将图像一一还原成扑克牌。

记忆一长串数字时,库克的方法有所不同。他有一套数字与图像的固定匹配。为此他脑袋里已经记下了从到之间任何3位数字组合的习惯性图像。当然这些图像与数字的关联都源于英语习惯,举一个中国人的例子:数字被联想为“爸爸在山洞里抽三五牌香烟”。图像越能引起共鸣,就越不容易忘记。

将图像沿一条想象的线路排列的技巧称为轨迹法,据说公元前年由希腊诗人西蒙尼德斯所创,他发现我们的大脑特别善于记住图像和空间信息。进化心理学家对此的解释是:也许我们的祖先必须记住在哪里找到的食物,以及回到自己洞穴的路。在一次皇家宴会上屋顶坍塌,宾客的尸体难以辨认,唯一幸存的西蒙尼德斯却能回忆起餐桌上每个人的位置。

因为还没有印刷术,记忆技巧是古希腊古典教育的主要部分,与语法、逻辑和辩论术同等重要,而轨迹法一直是记忆和演讲的不二法门。今天,外部辅助大有取代自然记忆之势,现代社会唯一还能使用轨迹法的场合可能只剩下世界记忆锦标赛了。

天才与策略家

冈瑟·卡斯滕经常担心真正过目不忘的人横扫记忆赛场,但多数科学家认为这不大可能。伊丽莎白·瓦伦丁和约翰·韦尔丁将记忆超常者分为天才与策略家,前者在多种任务中体现出超强记忆,而且记得更久。后者如卡斯滕、库克和记忆大赛的多数参赛者,他们应用技巧将信息转换为大脑易于组织和保存的形式,只在记忆某几类事物上出众。

最著名的天生记忆大师是俄罗斯记者S.V.舍列舍夫斯基,他可以回忆起几十年前记住的长串数字、诗句、无意义的音节串,以及任何要他记住的东西。“他的记忆能力没有明确的极限。”从上世纪20年代直到50年代一直研究他的俄罗斯心理学家亚历山大·卢里亚这样说。

舍列舍夫斯基有罕见的联觉(也称牵连感觉,能将各种感觉联系起来),比如每个数字都可能与一种颜色有关,每个词都可能与一种味道有关。联觉能在大脑中更多的部位激起反应,记忆当然也更容易。不过,“如果我吃饭的时候阅读,就很难理解我读的什么,因为食物的味道会压倒我的感觉”。舍列舍夫斯基曾告诉卢里亚。他最困难的事是学会忘记。他试过将事情写下来,但忘不掉,即使将写下的内容烧掉,数字似乎仍在灰烬中漂浮。最后他发现,只有让自己相信那些信息是无用的,才能忘掉。

在一位化名AJ的34岁美国主妇身上,忘掉过去是更大的挑战。她每天都无法控制地回忆起年以来经历的大小事情,详细到星期几,天气怎样,见过什么人。“我从来忘不掉任何事!我每天都要想起我的一生,这简直让我发疯。”她抱怨道。欧文大学的神经学家研究后发现,AJ的记忆非常准确,但她的智商一般,也无法记忆很长的数字或字母。除了偏

头痛病史和极其详尽的日记,无法解释这种称为“超常态回忆综合征”的自传记忆能力。

在佛罗里达大学的心理学家K.安德斯·埃里克森等很多专家看来,记忆天才并不存在,即使是舍列舍夫斯基那样的能力,普通人也能获得。他的研究发现:超常记忆者都使用了技巧和大量练习,只是有时不一定意识得到。根据卢里亚的描述,舍列舍夫斯基记住随机词语也利用了图像联想和轨迹法。舍列舍夫斯基去世较早,埃里克森的根据是对一位叫S.F.的大学生的试验。这位学生最初同多数人一样,在标准记忆测试中只能记住7位数,但这种测试持续了两年,每周两到三天,每天一小时,S.F.提高到80位以上,还根据自己当长跑运动员的经验总结出一套策略,将无序的数字与田径比赛成绩联系起来。

另一位天才也提供了依据。年生于印度的拉詹·马哈德万5岁时就能记住满停车场的车牌,还一度因背出位圆周率而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一度有专家认为马哈德万依靠天然记忆力,但经过与埃里克森的合作研究,马哈德万自己也认为:他的记忆力是训练形成的。

、年两届世界记忆锦标赛个人冠军,德国少年克莱蒙斯·迈尔也是埃里克森的后天理论的典型标本。埃里克森说:超常记忆者的神秘之处不是他们的记忆而是他们的动机。不是很多人都有每天练习几个小时记忆所需的恒心和动力。迈尔曾在东德一家体育学院学田径,是德国最优秀的长跑运动员之一,3年前开始对记忆发生兴趣。运动员培养的自律对他帮助很大,起初他每天训练两小时记忆,现在仍每天坚持约半小时,比圈子里多数人都多。多数记忆高手只在一个类型上超常,迈尔却没有明显的弱点。

赞赏

长按







































白癜风照片
北京中科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huangjinshoucang.com/kfzlgj/15299.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