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我们在上一篇已经说清楚了后天,我们还说了,从后天到明天比较容易,那现在我们来谈谈明天吧。 明天在历史上的位置 我们还是先回到大家已经熟悉的这张表,再一次看看明天在人类大历史观中的位置: 在上一篇文章中(即《第五季清单和异形契约》)我们已经说清楚了,明天是“近未来”时代。是我们从今天(工商时代)通向后天(“远未来”时代)的桥梁。同样,我们也在上一篇文章中说清楚了,从工商时代向远未来时代的过渡,实质上,就是人类从单纯依靠自身的碳智能,向依靠人类创造的新生命和新智能的过渡。远未来时代人类创造的新生命,很可能是碳基生命,当然也不排除是硅基生命,或者是人类可能唤醒的其他材料的生命。关键是:那些新生命都是由人类创造的。所以,我们也可以把“远未来”时代叫“新创世纪”。而通向那里的桥梁,现在看得很清楚,是由无生命的硅智能建造的。现在人们把它通称为:人工智能(ArtificialIntelligence,AI)。显然,从今天,通向后天,我们将面临的是一个人工智能时代。 人工智能演进时间表 无生命的硅智能是现代工业的产物,工业时代孕育了人工智能时代。 让我们极简要地回顾它产生的历史,我们可以列表如下: 1,年,瓦特改进的蒸汽机登上历史舞台,工业时代开始了。 2,年,巴黎建成世界上第一座火电厂,电力产业崛起。 3,年,图灵首次提出图灵计算机机模型,它抓住了迄今为止一切电子计算机最核心的本质,即:对0和1的处理。现在想想,天下所有的计算机做的所有的事情,其实都只不过是在处理两个数字:0和1。居然,这样一个想起来就极其简单的事情,由于它处理的数量非常巨大,处理的能力非常强,处理的效率非常高,它居然就几乎解决了我们难以想像的世界上许许多多最复杂的问题!我们只能说:世界真简单!世界真复杂!世界真奇妙! 4,年,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ENIAC)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研制成功并投入使用。 5,年,人工智能概念提出。在美国达特茅斯学院举行的一次会议上正式确立了人工智能的研究领域。这个会议的参加者后来都成了AI研究的大牛。他们不断预言他们很快就能开发出和人类智能相当的人工智能了。他们以此蒙了不少项目经费。上千万的美元被投入到AI研究中,然后就泡汤了!他们的目标一直都没兑现过。然后,大家就不投钱了。过一段时间,他们又开始忽悠,人们又开始投钱,如此往复,AI的研究曾几起几落、多起多落。 6,年,今天意义上的互联网在美国开通。互联网的前身为美国军方阿帕(ARPA)网。后来年文顿?瑟夫和罗伯特?卡恩为它开发了TCP(传输控制协议)和IP(网际协议)(合称TCP/IP),确定了在各种不同的电脑网络之间传送信息的方法。实践证明,这个协议胜过了其他任何一个网络连接协议。年1月1日ARPA网将其确定为网络核心协议。这样,互联网就正式在世界范围开通。 7,年,深度学习概念提出。深度学习的概念源于人工神经网络的研究。含多隐层的多层感知器就是一种深度学习结构。深度学习通过组合低层特征形成更加抽象的高层属性类别或特征,以发现数据的分布式特征。 8,年,GoogleDeepMindAlphaGo华丽出场,击败李世乭,其后又相继击败人类全部围棋高手。宣告人工智能在经过六十年起起伏伏后,终于正式登上了人类社会生产力主场的大舞台。显然,这次AI的全面复兴,得益于以下三点:A,计算机指数式增长的超强计算能力;B,网络提供的超级巨量大数据;C,计算机深度学习能力的大幅度提高。 关于人工智能的定义 现在,讨论一下,到底什么是人工智能(AI)?对此,至今众说纷纭。根据我的思考,我提出一个陈老宇定义: 人工智能,是基于计算机程序的一种思维力量或物质力量。这种力量能根据它对外界刺激和环境的主动或被动感知,按照控制它的人类的标准,做出合理的选择和行动;最终为控制它的人类提供最优的解决方案,或者获取最大的物质或精神利益。 注意,这个定义适用于目前存在的非生命的以硅材料为基础人工智能;当然也普遍适用于一切非生命的其他材料的人工智能。但是,这个定义可能不适用于将来会出现的一切有生命的人工智能。 陈老宇的这个定义发表以来,引起了讨论,集中起来,有以下几条讨论意见: 第一,人工智能的思维在形式逻辑和数理逻辑之内,作为一种思维力量,是不是应当加上“逻辑思维”这样的定语?老宇答复:人工智能表现为一种纯思维活动,尽管现在人工智能大多都在符合人类的形式逻辑和数理逻辑的规则范围内运行,但将来有可能出现非数学和非逻辑的人工智能。 第二,用“合理”、“最优”、“最大”描述人工智能的活动合适吗?老宇答复:人工智能的活动和人类的一切活动一样,肯定需要遵循某些价值标准和价值判断来进行。否则,这些活动就没有意义。但是人工智能没有自己独立的价值判断和利益诉求,它完全是遵循人类为它规定的价值判断和利益诉求而活动。所以我在这里说的“合理”、“最优”、“最大”这些词,前面都加了这样的定语,就是按照掌控他的人的价值标准。毫无疑问,谁制造了它,谁控制了它,它就为谁服务。这是它追求的目标,至于是不是能尽善尽美,那是另外一回事。但人工智能的活动肯定是有方向的、有自己的价值选择。 第三,人工智能是一种思维活动,这可以理解。但你说它是一种物质力量,这可能吗?老宇回复:你这个问题提得很好,说明我的朋友圈里认真思考人工智能问题的人很多。我的回答是:人工智能的核心肯定是一种模拟思维活动,但是人类有能力把它和一定的物质力量结合起来。这样它就从单纯的思维力量变成了物质力量。比如美军的无人机是一种人工智能武器,但它不但通过思维可以找到特定目标,而且具有定点消灭特定目标的能力。这不就是物质力量吗?我们将来无论用人工智能来做任何事情,都肯定需要它能转化为一定的、必要的物质力量,这应该是容易理解的。 第四,为什么你这个定义不适用于有生命的人工智能?包括生化人?难道它们不需要按照人类的价值观来行动吗?老宇答复:你的问题包含了你的思考。关键其实就在这里:价值是生命的属性。所以无生命的人工智能不可能有独立的价值追求。但是,一切有生命的东西就不一样了,你再让它遵从你的价值标准,它也肯定会有自己的价值标准,因为它是独立的生命。是生命,就一定会有自己的诉求。这次乒乓球队员的反叛就是证明。你肯定是想让他成为没有任何自己的独立价值判断的人工智能。只管打球,别谈是非。但是不行,他们一定要表达自己的价值追求。恐怕有点扯远了,打住!所以我说这个定义,不适用于以后出现的任何有生命的人工智能。 第五,为什么这个定义里面没有明确说,人工智能是对人类智能和思维的模拟或者模仿?老宇答复:AI在开始的时候肯定是对人类智能和思维的模拟或模仿。但是当你把人类的智能和思维转化为数字0和1之后,AI在开始的时候肯定是按照人类制定的规律规则对这一大串儿的数字0和1进行运算。但是随着AI收集和占有数字0和1的总量的迅速扩大;AI运算这些数据的速度和效率的急剧提高;运算这些数据的方法和模式也不断改进(所谓深度学习);AI的这种运行过程,肯定就会脱离和超越人类的思维过程,而成为一种独立的、不同于人类思维的形态。AlphaGo学习下围棋的过程就体现出了这个特点。开始时它肯定是完全模拟人的下棋方法,但后来他掌握了上百万种人类下棋的方法,自己又跟自己下了几千万盘棋之后,对于如何赢棋,即达到在棋盘上最终数量占优势这一目标,它就有了自己的思维方法和行棋模式(所谓阿狗流)。这些都是人类所没有的。现在反而是人类要从它那里学两招了。所以人工智能最后有可能不是对人类思维方法和模式的模仿或模拟。到最后,它就有可能完全具有自己独立的思维方法和思维模式。 人工智能时代的清单 现在,根据我们对人工智能的定义,以及对人工智能当前发展的了解,我们就可以提出人工智能时代的清单如下: 第一,无生命人工智能不可能对人类构成任何威胁。非生命硅基人工智能,它并没有被人类唤醒,它没有生命,它是由一堆死的物质组成的,主要是硅材料。它能够通过对数码0和1的运算,模拟人类的一部分可以转换成为数学模式的智慧、智力和智能。这种模仿的效率非常高,速度非常快,在总体水平上很快会远远超越人类;甚至也会创造出人类从未认识和理解的认识世界的新模式和解决问题的新方法。但是,它没有自己的价值标准;没有自己独立的愿景和诉求;它根本没有任何成败输赢的感觉。它仅仅是按照人类的指令,以及人类编制的程序,经过自己独立的运算,得出应当得出的结果。这个结果无论是什么,都对人工智能本身都没有意义。所以,许多夸张地说:人工智能会统治人类,那完全是无稽之谈,是杞人忧天!如果真出现了所谓“人工智能统治人类”的现象,那肯定是人工智能背后操纵、控制人工智能的那些人,他们假借人工智能的名义干的! 第二,人工智能将进入一切它可以进入的领域。它将赋于几乎所有非生命的物体,包括生产工具、机器、原材料、能源和产出的消费品,包括物质的和精神的,都在某种程度上拥有一定的人工智力。这样,它就会彻底地改变人类的劳动生产方式、个人消费方式、财富分配方式、甚至整个社会的存在方式。在这一点上,你尽量开放你的想象,你怎么想都不过分。我曾说过,如果一小块非生命的硅材料可以获得人类的理性智能,那就意味着一切非生命的物体都可能做到这一点。这就是万物互联的基础。今天当然是手机,我们几乎每个人都离不开它。下一个很可能是家里的音箱,不知道为什么,包括苹果在内每个大公司都在全力研发这个小东西。它的聪明程度可能很快会超过你家的大管家。当然,前提是你真有这么个管家。如果再过一些日子,你的鞋垫都和你的夫人一样聪明,你想想这个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子? 第三,人工智能不可能取代人类的一切劳动活动。它只能取代人类的规则性劳动活动。包括规则性体力劳动和规则性脑力劳动。也就是说,所有最终可以用数字0和1描述和表达的劳动活动。它取代不了人类的非规则性劳动活动。也就是说,人类的劳动活动,无论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总有一部分是无法用数字0和1来表达的。过去这些活动很少,人们对之的需要也很少。但是,今后由于人类不需要从事规则性体力劳动和规则性脑力劳动了,人类的这种非规则性的体力劳动和非规则性的脑力劳动,就会大大发展起来。今天,所有说人类中的大多数会成为无用阶级,人类将成为无所事事的宠物,都是胡说八道!都是对历史、对人性的双重无知!事实是:所有被工具、被机器、被人工智能,以后还会被人造生命、人造生化人取代的人类劳动,本来就是人类不该从事的。人类的真正的生活、真正的劳动、真正的才能的发挥和最符合人类本性的生活,才刚刚看到曙光。 第四,人类将真正进入丰裕社会。在人工智能的全面支持下,社会生产和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将呈现狂飙式增长,地球资源将得到高效率利用,环境将得到充分保护,而社会财富将充分涌流。数万年、数千年来,人类之间的所有争斗,不管是国家之间、民族之间、阶级之间还是个人之间的争斗,说到底,其实都是为了多占有一点点有限的生存资料。这个问题在明天这个时代,将获得彻底解决和根本消除。新生产力有可能保障每一个人都获得最充分的生活资料,并在精神上获得充分的自由。在全人类范围内,有望完全彻底消除饥饿、瘟疫、战争和犯罪,人类有望彻底征服这四个过去一直在威胁着人类的最大恶魔。 第五,人类社会仍会保持竞争性特征,不会因为懒惰或者活力消失而失败。传统左翼乌托邦制度的弱点是,由于社会平均地分配财富,使得人类的社会的活力消失;而传统右翼乌托邦制度的弱点是,市场力量在很大概率上可能扭曲人类的实际贡献,使人们的实际收入其实并不是和他们的付出相联系的。在工业时代,人类别无选择地一直在传统左翼乌托邦和传统右翼乌托邦之间摇摆。但是,和以往一切时代一样,新的生产力必将同时带来新的生产关系的突破。人工智能也将为铸造新的生产关系奠定基石。现在已经可以看到的趋势就是:区块链技术将会代替其他评价方法,真实地记录每一个人的劳动贡献。 为什么区块链技术将消除市场乌托邦和公社乌托邦的两个不同方向的缺点?为什么区块链技术有可能使人类社会进入既竞争、又和谐,既差别、又公正,促进每个人的能力充分发挥、自由扩张的新模式? 就是因为,区块链技术必将从总体上降低整个人类的“信用”产生成本,而这种“信用”可以通过共识协议和密码学算法产生,同时通过大数据来确权。信用资源直接来自社会生产劳动的第一线,整个社会经济可以在数理空间通过智能合约而健康运行,由市场导致的经济摩擦将大幅度下降,在这种背景下,原来无法由劳动直接形成个人财富的数据,包括劳动者个人的努力、创造创新、良好人脉联系等等,都会成为人们的主要财富来源。传统经济依靠土地、资本、劳动力的被雇佣状态才能创造财富的模式,本来就因为物质资源的有限而难以为继了。区块链技术正好呼应于人类劳动付出方式的重大转型,为人类劳动进入具有无限可扩展性的数字空间和虚拟世界,为每个人创造出过去不可比拟的巨大财富,并得到真实而不可修改的社会确认,创造了无限美好的前景。 你们大家听懂了吗?如果没听懂,今天也只好这样了。过几天我会专门写一篇关于区块链在未来社会生产关系和劳动关系上的重大推进作用的文章。大家先看个大概。就这样!我的小助理说:今天中科携手共抗白癜风北京白癜风治疗好医院
|